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電影 我們的那時此刻
1. 這部電影的核心產品是情懷無誤。
2. 整場只有四個人,有種包場的感覺。
3. 一開場的國歌,讓我頓時有點坐立難安,曾經有幾十年的時間,聽到國歌是要立正的,因此聽到頓時直覺地想站起來,還好沒有...
4. 大螢慕看梁祝真的超過癮,雖然只有幾分鐘,也覺得開心。當年凌波來台的畫面真的是只能用萬人空巷形容,很好奇後來慢慢失去舞台的她,這一路是如何適應自己開始慢慢不紅的事實。
5. 瓊瑤電影離我很遙遠,二秦二林時代並沒有我的記憶。
6. 看到了筧橋英烈傳和汪洋中的一條船,還是蠻感動的,這應該是小時候唯二看過的電影,雖然前者我睡著了,只記得一堆轟隆聲炸得我睡不好,而今天的片段也依舊是轟隆聲。
7. 聽到梅花,不知為何就忍不住掉淚,這齣戲我沒看過,但就是那種大家在苦難中齊心齊力達成目標(保國)的精神,讓我動容吧。不能哭,就唱歌吧~
8. 聽到七匹狼,瞬間有種激動感,即使那類電影不是我的菜,但張雨生的歌聲有魔力。當然,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更常勾動內心的感觸。
9. 看到已過世的張雨生、張國榮、梅豔芳,甚至還有影片拍攝期間內尚未過世的柯俊雄,再想起這些人在生命中所留下的記憶,頓時有種人生如夢的恍然。
10. 看到拍推手時的李安,他眼中很明顯的不安讓我印象深刻,再對比現在的訪談畫面,眼神中已盡是自信從容。李安的眼神,對年輕人來說應該也有勵志效果吧。
11. 劉德華那九十度的鞠躬,依舊讓我感動不已,那是成功者所展現出來的高度。
12. 看到女工影迷、軍人影迷說著說著就哭了,我不知道他們是想起了什麼哭了,想必是生活中曾有的艱困吧。前者想起的或許是自己為了弟妹而犧牲的青春,後者想起的,或許是自己曾經熱血報國的台灣,為什麼現在變成了這樣。
13. 看到李師科,想起他曾是我小學日記中的一篇。看到美麗島事件時的陳水扁、施明德、黃信介、陳菊,再想起現在的他們,不勝晞噓。
14. 還好雙瞳是電腦看的,如果在電影院看,我應該會被嚇到很慘。
15. 近期在電影院看過的,只有海角七號,到現在還記得自己在電影院內無法制止地一直掉淚,那應該也是哭最慘的一次,整整哭掉二包面紙。或許是電影中失意卻又努力過著日子努力實現一點微末夢想的小人物,觸動了我曾經記憶。
16. 看到戴立忍上台領獎時,哭到講不出話來,又忍不住跟著掉淚,在台灣作電影不容易,尤其又不是商業片,我想箇中辛酸不是我所能體會的。
17. 發現大概九成的電影我都有印象,但真正看過的大概不到一半吧,在電影院看的也只有三部,畢竟有很長一段時間,電影對我來說是奢侈的娛樂。
18. 電影雖是以金馬五十為主軸,但導演巧妙地結合了當時的政治社會重大事件,將電影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是這部紀錄片最亮眼之處。台灣過去五十年,我有印象的大概是從國小開始,幼稚園記得的也只有老蔣總統過世。看著這五十年的紀錄一一從眼前跑過,自己似乎也像搭了時光機般,重新瀏覽了台灣政治、社會、電影,與自己的過往。就像在宿舍聽到小蔣總統過世時的驚訝,看到六四天安門事件時的難以置信,九二一大地震時的震驚,那些是所有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吧。
19. 片中所提的影片大部份聽過,大概也知道在演些什麼,但也就如此,而這次透過電影與歷史的結合,讓我再次認識了這些電影所代表的社會潮流,也讓一些從前看時並無感的電影,重新認知到它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再重新檢視腦海中曾有的歷史事件印象,包括解嚴的意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