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新聲劇坊 女人花


本來對這題材和文案沒興趣(台灣都有女總統了,還在談油麻菜籽,乍看到時其實有點失望,不太懂年輕人為什麼要選這樣帶著陳舊感不太合時宜的題材當創團作...),演員也都陌生,剛開始的宣傳打懸疑仗打太久,一直弄不清楚葫蘆裏在賣什麼藥,久了有點不耐煩(不過喜歡演員和劇團的觀眾應該會覺得興奮有趣),加上票價不低,讓我一度遲疑再三下不了手,不過最後為了支持熱血的年輕人,票還是買了~
還好,是質感相當好的一齣戲,看得出來製作人十分有誠意,這點要用力拍拍手按個讚。最喜歡的是舞台,典雅中帶著歷史的厚重感。幾首新編曲月光圓舞曲囝仔歌等很動聽,意外聽到可憐青春接琴江月,唱得感人。喜歡幾套民初服裝,尤其是中年鳳仙和俊卿,看起來很精緻。幾段唱段的畫面非常漂亮,舞台燈光演員唱詞搭配得好,會想收藏DVD。比較可惜的是燈光雖然一開始很有fu,但打得太滿感覺層次又不太夠,不耐看且影響質感,看沒多久就覺得有點倦怠甚至煩燥,好幾段還吃掉衣服的配色(例如橘色衣配橘色燈...),看著有點冏~
這齣嚴格來說是鳳仙獨角戲,其他都只是配角,俊卿春生靜雪表現不錯,特別喜歡靜雪,感覺演員氣質很適合這個角色。至於鳳仙這角色難度太高,對年紀閱歷尚淺的青年演員來說實在難以駕馭,加上演員氣質偏成熟幹練,前期的鳳仙也不太適合,但中年鳳仙表現亮眼,大氣沉穩,以年輕演員來說表演力度相當不錯,讓人印象深刻,幾段炫技的唱功雖然對於角色的情緒掌控甚至理解有點不足,但音色美力道足,還是讓人耳朵一亮。
幾段唱詞寫得動人,單就唱段來說,這齣戲有好幾段都很喜歡,會想收藏(只是有些韻好像押得怪怪的)。不過很奇妙的是,看戲時我始終不太能入戲,或許該說從鳳仙決定用身體來挽救王家那段開始,我就一路出戲到底了,一方面王家突然之間兵敗如山倒的部份安排得太刻意,那種大稻埕的大茶商,家中不可能沒有幾個得力掌櫃管家之類,不應該只有狗叔這樣雖然忠心耿耿但從頭到尾沒啥作用只是負責見證鳳仙的苦的老僕,也不應該都沒有其他有交情或即使是另有圖謀但也不會只是覬覦鳳仙身體的不入流商家(鳳仙這樣的頭牌藝旦,該不會都只是認識這種色胚老闆吧),感覺這樣的安排就是要製造鳳仙的苦,讓鳳仙"捨身"有個合理理由,但對我來說說服力實在不太夠。
而鳳仙唱著京劇楊貴妃曲段迎賓的安排,也讓我有點錯愕,她已經是王家少奶奶,即使有求於人,也不應該一開始就擺出昔日藝旦身段來娛賓,這樣只是讓人更記住她出身風塵,就算來的不是色胚老闆,也很難尊重她把她當一回事吧。原本以為她或許是因為太瞭解這些老闆們,要發揮藝旦的交際手腕,以此為誘餌來哄老闆們出錢出力,卻讓老闆們看得到吃不到,但也不是,最後還蠻輕易地屈服在老闆們的淫威之下,到此才發現她只是太天真罷了,這樣理應有大腦卻沒大腦的角色,個人實在也難以同情(突然想念起斷腸紅那位小家碧玉賣豆腐出身卻在夫家破敗夫君病亡時撐起一家的牡丹了...)。而鳳仙決定"捨身"時的激昂唱段,大有"衝冠一怒為王家",管他世人如何評斷的氣勢,讓人超想站起來替她拍手叫好(個人相當欣賞這段詞曲),但後來她還是認命的苦旦,還是壓抑無奈鬱鬱寡歡地私底下送往迎來至少七八年,完全沒有之前那股壯士斷腕豁出去的豪氣,讓人頗失望,私心覺得這人設是有點突兀有點斷裂感的。

雖然可以理解鳳仙的苦衷,但這位理應是見過世面有交際手腕有識人之明應該也有腦袋的昔日大稻埕首席藝旦,所作的決定與動作,呈現出來的卻是一整個涉世未深的純情小百合fu,就像她不懂作生意可以理解,但看不出來她那些大爺們都不是善荏的色胚,想讓對方出手相助卻沒有準備任何誘因,就讓我頗無語了。更別說在當個人盡可夫形同妓女讓王家與春生蒙羞的交際花來保住王家茶行,和選擇賣了王家祖產養大春生,栽培他成材,日後光大門楣之間,她選擇了前者,可以說這是因為她對俊卿的愛與責任太重,逼得她不得不走上這條路,但對我來說,這樣的決定還是有點匪夷所思((畢竟她不是被逼入絕境,不是沒有別的路可以走,還是這是暗指她出身風塵,所以很自然而然走上這條路的隱筆?),俊卿在泉下有知,會高興她保住了王家茶行,還是會心痛她出賣了身體與名節? 這應該是很容易判斷的,更何況以身體作生意,這樣的生意真的作得長久嗎? 在眾人皆知的情況,在當時那樣的社會價值觀與氛圍下,真有正派商行會願意和這樣聲名狼籍的女老闆作生意(她還沒"捨身"前就因為她出身風塵不願意打交道了,更何況"捨身"後)? 當然,或許是當時巨變太突然,她來不及反應,只想解決一時的問題(只是以她那些問題,應該是可以只找一位老闆就好,起碼當情婦只需要應付一位),也是迫於無奈,不過十八年後,狗叔提到大家已認同她作生意的能力,但她的言行舉止實在也看不出是掌理大茶行的女老闆,尤其是面對春生帶靜雪回來那一連串毫無理智毫無手腕的激烈反應,讓我只覺得她應該是長期生活在男人的淫威下,過度壓抑痛楚以致於出現神經質傾向,除了女強人常見的強勢外,其他完全無法聯想她是如何馳騁在商場上...
也因此看完戲後,雖然覺得戲不錯,但總覺得有種不協調的fu,尤其是鳳仙的人設似乎一直在跑,不知是內心戲轉折鋪陳得不夠細膩,還是演員的詮釋不夠精準完整,前期像對人情世故一無所知的純情小百合,決定"捨身"時那種睥睨世人的氣勢,又頗有成為"唐朝豪放女"潛力的 fu(一度以為這是她日後華麗變身為我行我素不在乎世人眼光將男人玩弄於掌心的茶國名花的伏線,想太多了...),在面對小春生時又感覺燥鬱感很重且精神狀態好像不太穩定,像兒子可能燙傷時不是檢查傷口擦藥而是抱著他一直道歉,非常怪的反應(而且為啥一直要兒子吃青蛙呀?),春生回來時她理應已是商場大咖,但那毫不理性的赤裸裸反應又像是沒見過世面無理取鬧把獨子當所有物的惡婆婆,而她一再把俊卿死前的話掛在嘴邊,或許是要表達他對俊卿的愛,但聽太多次會有些許煩燥感,也因此對鳳仙這個角色實在愛不起來。
此外,鳳仙為了保密而將春生送出國,而且一送十年,對春生來說,七八歲就離開母親,十年後回來,說他對母親會有多深的印象和感情,似乎也沒太大說服力,更別說夫妻二人雖是留洋回來,但行事態度言語舉止與一般人並無相異之處,原本期待靜雪的學經歷,可以和鳳仙碰撞出些不同火花,甚至在英雌惜英雌的心態下救贖了鳳仙,但靜雪看起來除了EQ很高外,好像也沒什麼實質作為,感覺留洋的影響只是讓二人可以很光明正大理所當然地私訂終身兼未婚懷孕? 而春生指責母親把他當父親的替代品,也是讓人一愣,想說這反應挺特別的,他從小就不在母親身邊,這個指責來得有點怪,不過感覺這是個有意思可以好好發揮的梗,但後來又不了了之。最後春生因為嬰兒的誕生而放下對母親的心結,對我來說一樣說服力不太夠,感覺那似乎只是他一時"心血來潮"被自己濃厚的父愛所影響而作的激情決定,如果鳳仙沒瘋,依劇中之前三個角色的互動與發展來看,他與母親之間的問題依舊是無解的。也因此看到那個似乎是為結局而結局,沒有什麼較發人省思或建設性的Ending時,內心除了些許感慨,還有深深認同娶妻要門當戶對外(?),也就如此了。 想想這齣戲有幾個點是可以好好挖掘探討(例如鳳仙"捨身"後的心態轉變、孤母寡子之間親密的控制關係、春生認為自己是爸爸替代品等),是有機會呈現出迥異於過往歌仔戲本子少見的深度與議題,但劇團選擇了大題小作的安全模式,以致於變成了在漂亮現代的包裝下,依舊是那個歌仔戲苦情和"獵奇"煽情的老靈魂(看時一直忍不住想到可憐悲慘的靜君魂),偏重情節的衝突與張力而犧牲了人設與劇情的合理性,雖然可以理解劇團的顧慮,但還是覺得頗為可惜...

其實鳳仙絕對有資格成為大稻埕的一頁傳奇,一個女子能在不是一般環境的風塵中從底端爬到頂端,絕對不會只是因為色藝,本身應該就有些特殊的條件和特質存在,更別說她後續起伏非常劇烈的人生,她的心理活動理應是非常複雜,就如同她會選擇賣身,表面是上對丈夫的愛,但或許心裏有更複雜的因素交互影響著,例如好強不認輸,已經爬到頂端不能再跌下來? 茶行如果是她和丈夫一起打拼的心血? 對賣身的看法與一般婦女不同? 因為突然的巨變太痛苦所以心理變異?...甚至貞女烈女豪放女或許也可能出現在同一人身上,不見得就一定是互斥,而這樣的女人肯定是非常精采的。

她對丈夫的愛凌駕在兒子之上也是很特別的設定,一般兒子還是會比丈夫重要的,尤其是寡母獨子,鳳仙這肯定是從春生小時就已經有些不正常的心理,而這應該也和她過去的經歷與個性有關,不會只是單純對丈夫的愛,而春生如果從小是在母親異常的眼光與舉止下長大,肯定也有些地方是和一般兒子不一樣,應該不會是那樣陽光明朗的少年,對於夫妻關係的建立也應該會有影響的。亂倫這口味太重,或許不適合搬上歌仔戲舞台,但母子間因為母親控制依賴的愛與過度親暱而產生不正常的情感與互動,只要故事說得合理,我覺得會是很好的心理與社會議題~

靜雪也是可以再深入挖掘些,她是留洋回來的,如果也是十年這麼久,那她對性關係的看法肯定是不同,對鳳仙賣身的評價理應也是不一樣,她又是商人世家出身,說不定認為這只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沒啥大不了,而且還可以順便享受被不同的男人圍繞愛寵也說不定。再換個角度,鳳仙若面對的是這樣出身高貴,有學識想法又新穎的年輕女子,也肯定不只是妒嫉她搶走兒子而已,或許靜雪某方面的開放思想,會救贖了表面豪放但內心深處仍舊自我譴責自我箝錮的鳳仙...大稻埕王家如果有著的是這樣二位傳奇媳婦,她們的對手戲光想就興奮哪~


雖然是很有誠意的作品,但票房開得不漂亮,票價偏高但劇團與演員的知名度有限,應該是最主要的因素。歌仔戲這個產業目前是百花齊放,競爭激烈,在賣方強勢的市場中,"利潤-成本=定價",但在買方強勢的市場中,"定價=利潤-成本",如果劇團要永續經營而不是只是單純要圓個夢,有些行銷概念和成本控管還是必須瞭解一下的,像先訂高價位,發現票房推不太動再來打折,對品牌形象與戲迷的忠誠度是很大扣分呀(順帶一提,看演員們從頭到尾一再落詞,也是有點無語,年輕演員功力有限可以理解,也因為這樣,認真敬業程度理應要更高,以勤補拙才是,而且這次還是定位偏高價位的公演,又是創團戲,理應有較高品質對應,但連基本的台詞唱詞都沒記熟,詞掉了一堆,就讓人實在不知說啥好,如果沒辦法把本子背熟,或許不要打逐字字幕自曝其短會好些),虧一次錢或許澆熄不了團長的熱情(可以參考唐團長的創業歷程),但要長期經營下去,具備一定的獲利能力還是需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