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疑惑這齣戲為何會被視為經典,因為故事非常老梗,節奏好慢,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主軸到底是蘇院長,還是魏連生。我感受不到一開始的魏連生有被迫害感,所以也就感受不到為何他會因為玉春的話而醒悟,更感受不到二人那種理應是相知相許相惜的濃烈感情,反倒覺得二人像是在扮家家酒,所以連生被逼離開時,我也沒啥同情感,唯一有點動容的,是想看當年紅極一時的名旦,在滄桑霜雪中依舊帶著昔日的風華,但那段沒演,估計也很難演,可是沒有連生那段,就襯托不出蘇院長的心狠手辣,以及二十年後的假慈悲呀。
而若說主軸是蘇院長,那充其量也就是在闡述那個混亂時代下,一個表面道貌岸然,內心卻是貪婪狡詐、一手遮天,無視法律與百姓疾苦的貪官狠官,但這部份寫得有點表面,估計在那個年代,也只能點到為止地批評一下,而且編劇畢竟年輕,那樣的點到為止,沒有餘韻,倒似有種好像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的感覺,反倒不若河洛的本那樣辛辣與暢快淋漓。如果把主線集中,要嘛就演連生如何遭迫害,如何因為追求自我而犧牲了榮華富貴,如何在落魄時依舊無怨無悔,如何在生命將要落幕時,還執著地追尋著那昔日的身影,要嘛就集中演蘇院長如何為錢而利用心愛的女人、發現玉春不軌後的心理活動、如何謀畫要棒打鴛鴦、在連生失去舞台後又如何因為傷到他男人的自尊而繼續逼迫,在送走心愛的玉春時又是如何的心境,然後如何轉換成老佛爺,但在老佛爺的面具下依舊是那個貪婪狠毒的蘇院長...,這樣應該會更有張力更震憾多了吧。
雖然時代久遠,所以舞台背景原本就不會華麗到那,但總覺得二旁那龐大的牆破壞了美感,還製造了強大的壓迫感,充其量就是在序幕開場時的開窗,對應到後面的開窗時,有那麼一點亮眼的巧思。另外舞台還是太陽春了點,尤其是蘇宅,感受不到那種豪門富戶的感覺(而且婢女們的言談舉止還一個比一個像小姐,讓我看著有點錯亂,不過可能也跟我對那時候的社會文化背景不瞭解有關)。
蘇院長的口條是真的好,表情也是很細膩,那種暗藏的老奸巨滑有讓我毛骨悚然了一下。其實演員普遍演技都很好,只是太精準太專業了有時反顯匠氣,沒有匠氣的卻又覺得演技差了點,對,我指的就是那對鴛鴦,尤其是女一,私心認為是所有演員中表現最弱的,外在的表演和內在的詮釋,感覺都沒到位,像理應是赤子之心,演來卻像是神經大條的儍大姐。而且這齣戲好幾段冗長又沒啥重點的對話,都讓我出戲得很厲害,覺得編劇太囉唆了點,文字不夠精煉。
特地帶了望遠鏡,就為了要看春兒的眼神,然後早就知道會失望,但看到時還是失望,扮相成熟了,眼神也成熟了,男孩已帶著股男人味,當年那眼神純如嬰孩,氣質淨如白蓮的春兒已經消失,不再復返了。雖然余還是俊俏,站在台上還是吸引著我的目光,謝幕時還是發了一點點心心眼,但那到底不是我當年記在心中的糖人兒了。
最後那段舞真的好美,紅衣白雪,絕代名伶,翩然舞動,絕代風姿,加上動人的音樂,讓我心中突然升起那麼一絲淡淡的哀愁,淡淡的悵然...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