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先承認,看完這部戲時挺驚訝的,沒想到唐團和施編會推出這麼芭樂的戲,但奇妙地是雖然劇情老梗又有點單薄,戲卻還是蠻好看的,這一來要歸功於施編說故事的流暢,戲中運用很多倒敘手法,讓觀眾不會像是在看陳年流水帳般乏味,而且戲中夾雜了大量詩詞,增添了一股雅緻詩意的質感(雖然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唱詞中夾帶一二句唐詩宋詞的用法),二來那個舞台絕對有加分效果,這部應該是唐團首次用旋轉舞台(也應該是首次和王世信先生合作),跟人間盜比起來自是小兒科,但個人卻覺得這部戲用得剛好,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三來幾個畫面設計得十分唯美,像少年中年翠紅望月那段,還有最後少安在桃花樹下,漫天花瓣灑下那幕,雖然覺得實在是太夢幻了些,但點點花瓣落下,即使是看DVD,都還是可以感受到那股浪漫的氛圍,最後當然就是演員的演出,這部戲的亮點不在唐團長身上,而是看廖老師展現她絕佳的身段與唱腔,看她如何演繹一段悲而不苦的感情,還有咪小生三姑六婆型的許氏真的是一絕,這部戲的笑點十之八九都在她身上,一段向光宗描述翠紅年少情景的安排,真的是唱作俱佳,這部戲若少了這個甘草的市井小民人物,肯定大為失色。
不過看這部戲時,其實是有點坐立不安的,因為有些地方實在是讓我有種違和感,一是自小為孤兒,長大作鏢師的少安常常出口成章,就像那段仿蘇東坡的"有情風萬里卷潮來",雖然唐團長真的唱得很好聽,但少安唱這麼文的唱詞真的挺怪的,還有最後的服裝根本是犯規呀,一個小村落的鏢師穿得這麼典雅精緻,倒像是位富貴的風流俠士了。翠紅也是,中年翠紅還可以勉強說是待在大戶人家久了,講話多了股文味,但少年翠紅家中貧苦,作女紅為生,也是一樣出口成章,雖然詞寫得很美,但還是會讓我挺無言的。另一個違和感是個人對演員的觀感,黃小旦雖然是唐團長年少時的娘子,請她演無情遊也可以呼應到戲中安紅的青梅竹馬(二人唱到遇到你在青俏少年時,應該很有fu吧),但這位小旦的扮相與演技實在不是我的菜,相對上對這段戀情也就沒啥fu了(想看石版翠紅哪),而廖老師雖然功力高深,且這個角色還是為她量身訂製,但她給我的賢母印象實在太深,而且個人認識她時,她就已經是德高年劭的老人家,所以看她在戲中嬌羞地唱"一夢夢得春心蕩"之類的唱詞,真的是讓我看著坐立難安,好像偷窺到老人家隱私似的覺得尷尬。
再來是角色與劇情的問題,一位妻子在為丈夫守喪時夢見青梅竹馬戀人,接著就開始"春心盪漾",被兒子發現逼問後,開始向兒子敘說自己年少時的戀情...先談翠紅這個角色,個人對這角色其實是有點感冒的,就算當初老公是用趁人之危的方式娶自己進門,又是個典型的大男人,品德方面是自己看不起的,但他畢竟待翠紅不薄,看翠紅自進門後整天一副行屍走肉,啥都不理睬,對老公也是冷冰冰的,實在是有點不以為然,這點也就算了,畢竟被棒打鴛鴦,心情不好嘛,後來想丟下光宗,不負責任地和少安私奔,完全沒考慮到小孩,讓我忍不住倒抽了口冷氣,但也勉強可以諒解,年輕人嘛,愛情至上,但她在守喪期間想起少安,還沉溺在往事中,就讓我很不以為然了,好歹老公也相處了十幾年有吧,人過世了,總該有點悲傷吧,為啥還有那麼多心情想這些(光宗更受不了,沒看到他對老爸過世有啥太大悲痛,卻是趁老爸掛了一心只想毀婚,似乎這是老天給他的機會一樣,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呀),這也算了,或許老公死了代表翠紅自由了,可以開始想東想西了,但最讓個人感冒的是她在看到少安給她的信後,那聲痛徹心扉的"夫君",以及後面一連串悲傷地哭少安,看著我立馬臉上三條線,這真的是對死者十二萬分不敬吧,你不愛老公,所以老公死時不怎麼悲傷,還可以接受,但在老公靈位前哭舊情人,這種作法真的很不尊重死者,我如果是崔老爺子,恐怕會氣到從棺材中跳出來破口大罵吧。還有翠紅跟光宗敘述與少安的那段戀情,也是讓我看著有點傻眼,這樣的劇情如果安排在現代,或是將兒子改女兒,個人會覺得還好些,一位古代母親對兒子說這些事,很怪哪,而光宗聽完後還感激母親和少安成全他一個家,忍不住想著光宗果然是翠紅的兒子,愛情至上,站在他的立場,老爸這麼疼愛自己,他不怪母親不守婦道想丟下自己背棄夫妻私奔,還感謝二人,看著我是錯愕不已,忍不住疑惑到底她們是古代人還是我是古代人。
不過還是要讚一下廟前那段(雖然覺得OS的無情遊唱得吵了點),許氏看到情況不對馬上捏嬰兒來喚回翠紅,接著翠紅的掙扎(總算想起還有個小孩了),雖然明知結果是怎樣,但還是跟著緊張了一下,最後少安的成全更是讓我動容不已,他一句話都沒說,僅帶著一抹溫柔的微笑,一個手勢要翠紅不用多說,用眼神和笑容表示他的體諒,然後帶著沉重的腳步含淚轉身,走了幾步,在翠紅呼喚時停了幾秒,沒有轉身,但可以想像他此時一定是忍著淚與痛,在心中和翠紅作最後道別,接著斗篷一揚,頭也不回地跨步離去,短短的一段,沒有任何言辭,卻讓我看了替少安的情深與氣量心酸不已,原本一直覺得挺平凡的少安,卻在這一瞬間成就了"永遠的情人"的形象。後來翠紅收到少安退回的荷包時,聽到那段"有情風萬里卷潮來",想起少安十幾年來獨自飄流異鄉,終身未娶,臨死前還不忘把荷包送還翠紅,加上翠紅哀痛逾絕的唱腔,又讓人忍不住替少安鼻酸不已。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唐美雲歌仔戲 燕歌行 (高雄版)
1. 今天是縮小版加半手動舞台的燕歌行,因為舞台小,所以看起來很擠,而且至德堂的佈景只能上下拉不能左右轉,所以很多演員走位也都調整過,且不時看到人員搬桌搬椅搬床的,有的是在演出中直接搬,所以還會設計像讓舞者搬出來再跳一下再退場,還挺用心的啦。
2. 交響樂部份我猜是放錄音帶,因為我樂池看了好幾次都沒看到西洋樂器。音樂聽起來似乎有一點點不太一樣,但也說不太上來是那裏不一樣。不過開場前放的是玉樓聲漱III的CD喔~
3. 開場水師好像演比較久,不過動作一樣零亂。
4. 曹丕那套"睡衣"多加了淺紫色外掛,感覺比較沒那麼素,也可以遮腰身吧。
5. 因為舞台沒有斜度,所以很多場景多增加了後方的高台與樓梯,像許娘子紅白相送那段,她是先從後方高台出場再走下階梯,拜月也是。這就真的要說一下,甄宓穿著白衣緩緩從階梯走下來,配上乾冰的霧(台北場有霧嗎?),簡直是仙女下凡呀。有戲迷說台北場她腳痛,所以演出不算理想,而今天就十分完美,我聽了一頭霧水,我覺得都很美耶~ ^-^
6. 甄宓退場後,我看公視是曹丕直接回到床上繼續睡,但這場是不死靈出來拿玉帶枕引他回去睡,不過有二位台北看了四場又南下看戲的戲迷說,台北場只有第一場才是自己跑回去睡,因為她們覺得這樣不理想,跟劇團建議,所以後來改成不死靈出來引導?(我台北場真的沒印象了) 。還有這場曹丕睡醒後太監還幫他加披風,但公視場沒有。最後曹丕也是一直躺到謝幕,沒再站起來(那張床不能動咩),看著我都有點擔心唐團長會不會睡著了。
7.演員沒話說,今天所有演員演出狀況都很好,小咪甚至覺得更靈活俏皮,而且近距離看真的情緒更容易被帶動,起碼我今天覺得拜月那段很有fu,也開始同情起之前一直覺得太婆婆媽媽的曹丕,甚至被子建那句斷腸詩逼出了一滴 "英雌淚",真不枉費我坐車坐到腰酸背痛。不過曹丕唱追恨當初,以及甄宓唱半遮面我寧願你思念時的表情動作和公視板不一樣,讓我有點小失望就是,因為我超愛這二人當時的表情動作。
8. 近距離看服裝更美,感覺質感很好,尤其是甄宓的服裝,漂亮極了,就連幾位大臣的衣服我都很喜歡。
9. 謝幕時唐團長講了很多話(我是覺得有些話似乎欲言又止),還介紹所有演員,許娘子拋飛吻,唐團長也替咪小生宣傳一下宋宮祕史,VIP排的粉絲狂叫到不行,有人都站起來拼命鼓掌,跟開場時比較冷靜的掌聲差好多。
10. VIP左排坐了一排法師,讓我差點以為到了法會,唐團長謝幕時還一一唱名感謝(可是我不知道是在感謝那部份),漏掉的其他法師還會走到臺前提醒她,這段雖然無聊甚至有點突兀,但從另個角度看,卻是饒有興味的一段。
11.唐團長說以後高雄上去台北的可以找她,她一定會出來跟大家打招呼,請大家喝茶,或是可以拿票根跟她請車票錢,當時很想舉手問,台北到高雄的這場可以請嗎? ^0^
12. 施編有到現場,接受大家熱烈的掌聲,可惜我沒帶她的劇本書去,不然可以請她簽個名留念一下。另外我很想看的是王世信先生,我對他的舞台設計崇拜不已呀
2. 交響樂部份我猜是放錄音帶,因為我樂池看了好幾次都沒看到西洋樂器。音樂聽起來似乎有一點點不太一樣,但也說不太上來是那裏不一樣。不過開場前放的是玉樓聲漱III的CD喔~
3. 開場水師好像演比較久,不過動作一樣零亂。
4. 曹丕那套"睡衣"多加了淺紫色外掛,感覺比較沒那麼素,也可以遮腰身吧。
5. 因為舞台沒有斜度,所以很多場景多增加了後方的高台與樓梯,像許娘子紅白相送那段,她是先從後方高台出場再走下階梯,拜月也是。這就真的要說一下,甄宓穿著白衣緩緩從階梯走下來,配上乾冰的霧(台北場有霧嗎?),簡直是仙女下凡呀。有戲迷說台北場她腳痛,所以演出不算理想,而今天就十分完美,我聽了一頭霧水,我覺得都很美耶~ ^-^
6. 甄宓退場後,我看公視是曹丕直接回到床上繼續睡,但這場是不死靈出來拿玉帶枕引他回去睡,不過有二位台北看了四場又南下看戲的戲迷說,台北場只有第一場才是自己跑回去睡,因為她們覺得這樣不理想,跟劇團建議,所以後來改成不死靈出來引導?(我台北場真的沒印象了) 。還有這場曹丕睡醒後太監還幫他加披風,但公視場沒有。最後曹丕也是一直躺到謝幕,沒再站起來(那張床不能動咩),看著我都有點擔心唐團長會不會睡著了。
7.演員沒話說,今天所有演員演出狀況都很好,小咪甚至覺得更靈活俏皮,而且近距離看真的情緒更容易被帶動,起碼我今天覺得拜月那段很有fu,也開始同情起之前一直覺得太婆婆媽媽的曹丕,甚至被子建那句斷腸詩逼出了一滴 "英雌淚",真不枉費我坐車坐到腰酸背痛。不過曹丕唱追恨當初,以及甄宓唱半遮面我寧願你思念時的表情動作和公視板不一樣,讓我有點小失望就是,因為我超愛這二人當時的表情動作。
8. 近距離看服裝更美,感覺質感很好,尤其是甄宓的服裝,漂亮極了,就連幾位大臣的衣服我都很喜歡。
9. 謝幕時唐團長講了很多話(我是覺得有些話似乎欲言又止),還介紹所有演員,許娘子拋飛吻,唐團長也替咪小生宣傳一下宋宮祕史,VIP排的粉絲狂叫到不行,有人都站起來拼命鼓掌,跟開場時比較冷靜的掌聲差好多。
10. VIP左排坐了一排法師,讓我差點以為到了法會,唐團長謝幕時還一一唱名感謝(可是我不知道是在感謝那部份),漏掉的其他法師還會走到臺前提醒她,這段雖然無聊甚至有點突兀,但從另個角度看,卻是饒有興味的一段。
11.唐團長說以後高雄上去台北的可以找她,她一定會出來跟大家打招呼,請大家喝茶,或是可以拿票根跟她請車票錢,當時很想舉手問,台北到高雄的這場可以請嗎? ^0^
12. 施編有到現場,接受大家熱烈的掌聲,可惜我沒帶她的劇本書去,不然可以請她簽個名留念一下。另外我很想看的是王世信先生,我對他的舞台設計崇拜不已呀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唐美雲歌仔戲 榮華富貴 (DVD)
這部戲雖然沒有生旦戲,甚至沒有小旦的戲份,但整齣戲毫無冷場,唐許咪鐵三角大段精采的對手戲更是看得讓人大聲叫好。戲中最大的亮點,應是許娘子所扮演的有武則天之風的太后,從她得意揚揚地牽著兒子出場,就讓人眼睛一亮,那股自得意滿的神態,氣勢驚人,完全把一個擅於權謀的女強人姿態表現出來,與過往嬌柔或是俏皮的小旦是截然不同的類型,爾後只要有太后在場的場景,就讓人眼睛離不開她的身影。個人很喜歡她在後花園與小安對戲那段,尤其是她堅持不讓小安扶而要自己過池塘,顯露出她自信與不服輸的一面,還有那段下凡調,她豪氣地自比武則天,睥睨天下的神態,再配合甩披風的動作,一整個帥呀,而小安唱童謠時,她一時童心大發跟著戲耍,那動作神態又回復到中年婦人的模樣,讓人讚賞不已。另外還有馬遠行刺後,她從轎中出來唱的那段七字調,嗓音嘹亮氣勢強大,真讚哪。而後段面對親生兒子時,從一開始的難以置信,到從驚訝中乍醒急著要救馬遠卻聽到已處斬時的錯愕,以及面對小安的冷漠與指責,她心痛難當,滿懷後悔與愧疚,而面對馬遠鬼魂指責時,則是驚恐與急於辨解,卻又反映出她始終難以放棄權位的心態,最後甚至想要毒害兒子以保全皇帝,這中間各種不同的複雜情緒轉折,許娘子演來絲絲入扣,真的是棒極了,這應該可以列為她演藝生命中的一個經典角色,也要替唐團長和施編按個讚,讓原本以小生為重的歌仔戲,也能出現旦角如此亮眼的作品。
唐團長的小安則是個小太監,也是個個性多樣但卻十分人性化的角色,他會偷玉璽幫太后奪位,會在太后遇襲時想搶功,在被功勞被馬遠搶走後會不平,會私下和馬遠針鋒相對,但發現馬遠是弟弟時,又變成是個愛護弟弟的溫厚哥哥(雖然唐團長看起來比較像弟弟),會以自己的宮中經驗勸解弟弟,保護弟弟,相救弟弟,而在太后身邊又是個低聲下氣、刻意討好的奴才樣,雖然一心想建功取得榮華富貴,但寬厚善良的本性又讓他在千鈞一髮下放了太后,最後在牢中面對生母,他一反過去的巴結討好,先是拒人千里,接著替父親發出憤慨的不平之鳴,最後因為一心想完成父親的遺願,而落得一個悲慘至極的下場,讓人震憾不已。小安這個角色雖然不是小生,也不迷人,但卻十分緊扣人心,看他一開始和馬遠的對罵,只覺得這真的是個惹事生非不干寂寞的小太監,接著和馬遠相認,馬遠哭得厲害(咪小生演得讓人都想秀秀),他溫柔地伸手撫去弟弟臉上的淚痕,小小一個動作卻很動人。在太后身邊又是扮演小丑的角色,個人很喜歡他那段拿著拂塵用三花步伐走路的樣子,很可愛。最精采的當是知道太后是自己親母時,二人錯愕以致腦中一片混亂,甚至無言以對的情景,看著小安那想哭又哭不出來的模樣,真的讓人不忍心哪。牢中那段又是另一個精采之處,一開場閉目靜思的小安,讓我不由得想起浮沉紗帽中的崔雲龍,帥哪,接著冰冷地拒絕太后的認親,話說得越冰卻是心中越痛,那段七字清板句句説得是實情,唱得淡然,卻是字字在割太后的心,也在割自己的心,他和怨恨母親的馬遠不同,在他印象中的母親依舊是那麼地美好,也因此更難接受母親竟然是太后的事實,那段日日江水唱得好感人哪,再接著那段原本應該是溫馨,但此時卻聽著心酸的童謠,再接著太后自述苦衷,一連串唱下來真的是催人心肝呀,接著小安萬念俱灰準備喝下毒酒那幕,也讓人看著不忍。最後看到又聾又啞又盲的小安,真的是很震驚,太后這樣處置兒子,比殺了他更殘忍吧,雖然這緊扣住榮華富貴的主題,但個人實在不喜歡這樣的一個結局,難以想像小安以後要如何度過這漫長歲月呀。
相較於母親和兄長,咪小生的馬遠是個個性較簡單的人物,因為從小母親的背離,父親的遺訓,又不明究理被哥哥拋下,寄人籬下,讓他渴望出人頭地,榮華富貴,一場政變讓原本是幫太子的他,卻無意中變成抓了太子(這真的是挺kuso)的,他也就順理成章攬下大功,但畢竟個性太衝動自滿又太嫩,不知官場險惡,被人當棋子用還不自知,馬遠遺傳了老媽愛慕名利的個性(但可惜沒遺傳到老媽的聰明),加上自小身世飄零,因此從在太子身邊開始,也是一心一意想要往上爬,想要封侯拜相,一場陰錯陽差讓他原本要救太子,卻變成救太后而立大功,原以為自此青雲直上,卻不料不諳官場險惡的他一下子就落入眾人圈套而枉死刀下。而趙安個性較接近父親的淡泊名利,但無奈父親因為妻子的背叛,留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遺書,要兒子們追求榮華富貴,也因此孝順的趙安也不得不捲入宮闈鬥爭中。諷刺的是母子三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甚至是無意中相互殘殺,讓人掩面不忍足睹,趙爸爸若在天有靈,一定很後悔自己為啥要留下那封鬼遺書吧。
那場眾人逼他刺殺太后的戲也是緊湊好看,有人扮白臉有人扮黑臉(呂前輩的反派真的是一絕呀),馬遠想抽身卻根本抽不了身,在威脅利誘下漸漸心動,最後決定孤注一擲,咪小生這段演得真好,讓人都跟著他的情緒起伏緊張。個人也喜歡他和小安的對手戲,原本威武的將軍,一認到哥哥就變成小弟弟般,對哥哥充滿孺慕之情,而在牢中誤會哥哥出賣自己,並指責哥哥當年對他的離棄,再接著聽到哥哥的解釋後恍然大悟,澘然淚下,無助的他懇求哥哥的援助,並提出刺殺太后的建議,這一連串的心情轉折,也是演得讓人忍不住跟著兄弟兩一起入戲,而最後鬼魂對太后的控訴更是精采,一針見血地道出太后的心態與對權力的難以割捨,接著揭發太后要毒殺親兒更是讓人震驚,咪小生的演出也是一個讚。
這齣戲從頭到尾完全就是扣著榮華富貴四個字發展(光這四字就不知道出現幾次了),太后因為想要榮華富貴,所以拋家棄子,甚至進了皇宮作妃子(不過她最後能從秀才妻子爬到太后位置,是真的挺神奇的就是),皇帝掛了還為兒子發動政變謀奪皇位,完全就是被權利欲望所驅使且有頭腦有手段的狠角色。
唐團長的小安則是個小太監,也是個個性多樣但卻十分人性化的角色,他會偷玉璽幫太后奪位,會在太后遇襲時想搶功,在被功勞被馬遠搶走後會不平,會私下和馬遠針鋒相對,但發現馬遠是弟弟時,又變成是個愛護弟弟的溫厚哥哥(雖然唐團長看起來比較像弟弟),會以自己的宮中經驗勸解弟弟,保護弟弟,相救弟弟,而在太后身邊又是個低聲下氣、刻意討好的奴才樣,雖然一心想建功取得榮華富貴,但寬厚善良的本性又讓他在千鈞一髮下放了太后,最後在牢中面對生母,他一反過去的巴結討好,先是拒人千里,接著替父親發出憤慨的不平之鳴,最後因為一心想完成父親的遺願,而落得一個悲慘至極的下場,讓人震憾不已。小安這個角色雖然不是小生,也不迷人,但卻十分緊扣人心,看他一開始和馬遠的對罵,只覺得這真的是個惹事生非不干寂寞的小太監,接著和馬遠相認,馬遠哭得厲害(咪小生演得讓人都想秀秀),他溫柔地伸手撫去弟弟臉上的淚痕,小小一個動作卻很動人。在太后身邊又是扮演小丑的角色,個人很喜歡他那段拿著拂塵用三花步伐走路的樣子,很可愛。最精采的當是知道太后是自己親母時,二人錯愕以致腦中一片混亂,甚至無言以對的情景,看著小安那想哭又哭不出來的模樣,真的讓人不忍心哪。牢中那段又是另一個精采之處,一開場閉目靜思的小安,讓我不由得想起浮沉紗帽中的崔雲龍,帥哪,接著冰冷地拒絕太后的認親,話說得越冰卻是心中越痛,那段七字清板句句説得是實情,唱得淡然,卻是字字在割太后的心,也在割自己的心,他和怨恨母親的馬遠不同,在他印象中的母親依舊是那麼地美好,也因此更難接受母親竟然是太后的事實,那段日日江水唱得好感人哪,再接著那段原本應該是溫馨,但此時卻聽著心酸的童謠,再接著太后自述苦衷,一連串唱下來真的是催人心肝呀,接著小安萬念俱灰準備喝下毒酒那幕,也讓人看著不忍。最後看到又聾又啞又盲的小安,真的是很震驚,太后這樣處置兒子,比殺了他更殘忍吧,雖然這緊扣住榮華富貴的主題,但個人實在不喜歡這樣的一個結局,難以想像小安以後要如何度過這漫長歲月呀。
相較於母親和兄長,咪小生的馬遠是個個性較簡單的人物,因為從小母親的背離,父親的遺訓,又不明究理被哥哥拋下,寄人籬下,讓他渴望出人頭地,榮華富貴,一場政變讓原本是幫太子的他,卻無意中變成抓了太子(這真的是挺kuso)的,他也就順理成章攬下大功,但畢竟個性太衝動自滿又太嫩,不知官場險惡,被人當棋子用還不自知,馬遠遺傳了老媽愛慕名利的個性(但可惜沒遺傳到老媽的聰明),加上自小身世飄零,因此從在太子身邊開始,也是一心一意想要往上爬,想要封侯拜相,一場陰錯陽差讓他原本要救太子,卻變成救太后而立大功,原以為自此青雲直上,卻不料不諳官場險惡的他一下子就落入眾人圈套而枉死刀下。而趙安個性較接近父親的淡泊名利,但無奈父親因為妻子的背叛,留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遺書,要兒子們追求榮華富貴,也因此孝順的趙安也不得不捲入宮闈鬥爭中。諷刺的是母子三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甚至是無意中相互殘殺,讓人掩面不忍足睹,趙爸爸若在天有靈,一定很後悔自己為啥要留下那封鬼遺書吧。
那場眾人逼他刺殺太后的戲也是緊湊好看,有人扮白臉有人扮黑臉(呂前輩的反派真的是一絕呀),馬遠想抽身卻根本抽不了身,在威脅利誘下漸漸心動,最後決定孤注一擲,咪小生這段演得真好,讓人都跟著他的情緒起伏緊張。個人也喜歡他和小安的對手戲,原本威武的將軍,一認到哥哥就變成小弟弟般,對哥哥充滿孺慕之情,而在牢中誤會哥哥出賣自己,並指責哥哥當年對他的離棄,再接著聽到哥哥的解釋後恍然大悟,澘然淚下,無助的他懇求哥哥的援助,並提出刺殺太后的建議,這一連串的心情轉折,也是演得讓人忍不住跟著兄弟兩一起入戲,而最後鬼魂對太后的控訴更是精采,一針見血地道出太后的心態與對權力的難以割捨,接著揭發太后要毒殺親兒更是讓人震驚,咪小生的演出也是一個讚。
這齣戲從頭到尾完全就是扣著榮華富貴四個字發展(光這四字就不知道出現幾次了),太后因為想要榮華富貴,所以拋家棄子,甚至進了皇宮作妃子(不過她最後能從秀才妻子爬到太后位置,是真的挺神奇的就是),皇帝掛了還為兒子發動政變謀奪皇位,完全就是被權利欲望所驅使且有頭腦有手段的狠角色。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唐美雲歌仔戲 六度經.仁者無仇 (DVD)
如果陳編就是對岸那位大腕級編劇,他的戲看過的有河洛的天鵝宴、鳳凰蛋、欽差大臣、太子回朝(粱皇寶懺還沒看過,不過河洛應該都是改編版)及唐團的宿怨浮生、大願千秋,其中我只覺得天鵝宴精采,有種幽默的辛辣感,鳳欽還好,太子有點無言,宿千則是食之乏味棄之可惜,雖然也有亮眼喬段,但整體來說不是我的菜,覺得陳編的公案戲比宗教戲好看,寫人性黑暗面比光明面有味,至於生旦戲就是點綴性質,而且筆下缺乏有魅力的女性。
不過看完這部戲後覺得還好,撇開過長的仙女舞、讓我不小心睡著的無憂國破城記,以及讓我半睡半醒的王子流浪記外,我還蠻喜歡王子潛伏烏達國王身邊這段,只可惜篇幅不多,各角色心境轉折有點硬,如果把重心放在王子與國王父女相處下來漸漸有了感情,開始猶豫掙扎,當然蕊兒也可以跑出來亂一下,讓公主與蕊兒相爭,王子更加為難之類,應該會是不錯看的戲。
不過看戲過程還挺開心的,因為劇中充滿無心而成的喜感,看到四仙女出場真的很美(不過不要唱或是用OS會更好,畢竟是售票演出,應該沒有觀眾想要花錢虐待自己耳朵),看到仙女們修長的美腿若隱若現在透明長紗中,連我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這可是宗教戲,不可造次呀。
接著看到猿姬忍不住笑了,許娘子當然還是演得很可愛,只是那造型很有趣,比跑出母猴造型好。白雁出場時猛地以為換場成天鵝湖,而且是隻挺狼狽蓬亂的天鵝,不過那段還不錯看,只是覺得鷹王呆了點,淨雲說要拿自己血肉頂替白雁但開了一堆條件,鷹王就認栽服輸讓我有點傻眼,既然作不到就不要理他的條件,直接把白雁吃了不就得了唄?再接著猿姬邊說些花癡語邊後退,然後突然就跌下山谷害我大笑,這實在有點kuso吧。
王子的代七字二唱得很感人,聽得我都跟著心酸,這戲中用了很多傳統曲調(王子唱的那段心如烈火情澎湃,有達人能告知是什麼調嗎?),習慣了唐團的新編曲風格,乍聽到這麼多熟悉調子竟然有點不習慣,有趣。
王子決定自盡那段挺無言的,就把姚七打敗綑起來然後逃跑不就結了,而且那位長得和無憂國王一樣的老樵夫是天帝化身嗎?突然出現又突然沒了?蕊兒示愛是全劇最長的生旦戲,而且看來王子是有心動但無法行動,後來蕊兒也沒戲了,是白雁救完王子報恩就完事了?
孔雀公主美美地出場讓人眼睛一亮,只是公主唱完,有位宮女唱不過癮還要再唱而被公主喝止,說唱歌不知聽歌的人苦,接著埋怨自己條件這麼好卻嫁不出去,還挺好笑的,後面天帝的現身又讓我一愣,以為"鄧不利多"怎麼跨界跑到地獄去了,而且天帝天后到底是何方神聖呀,很陌生的神。公主落水後被救,黑幕拉開後王子走出來時有心動到,只是看到王子那樣慢條斯理而不是緊張地跑出來救人,有點怪,接著一把抱起公主,雖然王子很帥很man而且公主還露腿,但公主腳卻打得直直的,看著也很喜感。
看到國王收王子為貼身侍衛時忍不住OS: 怎麼姚七一看就知道倒在廟裏的是長生,而國王身邊一堆人就沒人認出,果然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打獵部份也有趣,國王就帶著長生,公主就帶著二位宮女出門,因此國王肚子餓時還得公主帶人去摘野果,這個王室也太平民化了點。接著王子一人無聊,開嗓唱起一長趴的內心戲,讓觀眾明白他有多掙扎多痛苦,就在下定決心要砍國王時,天帝天后發著聖光從天而降,開示完兒子後結局就定案了,老爸都說不要殺了那還殺啥,之前的掙扎真的是掙扎心酸的,不過起碼這位王子人性化多了,不是只是個單純發聖光的好人。
接著是趕火車般匆忙結束,國王突然悔悟要歸還國土,而王子大概一下子失去目標,不知道以後要作啥,想說老爸老媽當天帝天后看來不錯,就決定出家去了(我也只能這樣想,不然實在不知道為啥王子突然冒個出家念頭來,不過王子問公主是否要祝福他,以及要公主找人才成親那段,溫柔又有種無言的淡淡心酸,只是可憐的蕊兒已經因為王子變孤兒,王子卻連想都沒想到妳呀)。
不過看完這部戲後覺得還好,撇開過長的仙女舞、讓我不小心睡著的無憂國破城記,以及讓我半睡半醒的王子流浪記外,我還蠻喜歡王子潛伏烏達國王身邊這段,只可惜篇幅不多,各角色心境轉折有點硬,如果把重心放在王子與國王父女相處下來漸漸有了感情,開始猶豫掙扎,當然蕊兒也可以跑出來亂一下,讓公主與蕊兒相爭,王子更加為難之類,應該會是不錯看的戲。
不過看戲過程還挺開心的,因為劇中充滿無心而成的喜感,看到四仙女出場真的很美(不過不要唱或是用OS會更好,畢竟是售票演出,應該沒有觀眾想要花錢虐待自己耳朵),看到仙女們修長的美腿若隱若現在透明長紗中,連我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這可是宗教戲,不可造次呀。
接著看到猿姬忍不住笑了,許娘子當然還是演得很可愛,只是那造型很有趣,比跑出母猴造型好。白雁出場時猛地以為換場成天鵝湖,而且是隻挺狼狽蓬亂的天鵝,不過那段還不錯看,只是覺得鷹王呆了點,淨雲說要拿自己血肉頂替白雁但開了一堆條件,鷹王就認栽服輸讓我有點傻眼,既然作不到就不要理他的條件,直接把白雁吃了不就得了唄?再接著猿姬邊說些花癡語邊後退,然後突然就跌下山谷害我大笑,這實在有點kuso吧。
王子的代七字二唱得很感人,聽得我都跟著心酸,這戲中用了很多傳統曲調(王子唱的那段心如烈火情澎湃,有達人能告知是什麼調嗎?),習慣了唐團的新編曲風格,乍聽到這麼多熟悉調子竟然有點不習慣,有趣。
王子決定自盡那段挺無言的,就把姚七打敗綑起來然後逃跑不就結了,而且那位長得和無憂國王一樣的老樵夫是天帝化身嗎?突然出現又突然沒了?蕊兒示愛是全劇最長的生旦戲,而且看來王子是有心動但無法行動,後來蕊兒也沒戲了,是白雁救完王子報恩就完事了?
孔雀公主美美地出場讓人眼睛一亮,只是公主唱完,有位宮女唱不過癮還要再唱而被公主喝止,說唱歌不知聽歌的人苦,接著埋怨自己條件這麼好卻嫁不出去,還挺好笑的,後面天帝的現身又讓我一愣,以為"鄧不利多"怎麼跨界跑到地獄去了,而且天帝天后到底是何方神聖呀,很陌生的神。公主落水後被救,黑幕拉開後王子走出來時有心動到,只是看到王子那樣慢條斯理而不是緊張地跑出來救人,有點怪,接著一把抱起公主,雖然王子很帥很man而且公主還露腿,但公主腳卻打得直直的,看著也很喜感。
看到國王收王子為貼身侍衛時忍不住OS: 怎麼姚七一看就知道倒在廟裏的是長生,而國王身邊一堆人就沒人認出,果然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打獵部份也有趣,國王就帶著長生,公主就帶著二位宮女出門,因此國王肚子餓時還得公主帶人去摘野果,這個王室也太平民化了點。接著王子一人無聊,開嗓唱起一長趴的內心戲,讓觀眾明白他有多掙扎多痛苦,就在下定決心要砍國王時,天帝天后發著聖光從天而降,開示完兒子後結局就定案了,老爸都說不要殺了那還殺啥,之前的掙扎真的是掙扎心酸的,不過起碼這位王子人性化多了,不是只是個單純發聖光的好人。
接著是趕火車般匆忙結束,國王突然悔悟要歸還國土,而王子大概一下子失去目標,不知道以後要作啥,想說老爸老媽當天帝天后看來不錯,就決定出家去了(我也只能這樣想,不然實在不知道為啥王子突然冒個出家念頭來,不過王子問公主是否要祝福他,以及要公主找人才成親那段,溫柔又有種無言的淡淡心酸,只是可憐的蕊兒已經因為王子變孤兒,王子卻連想都沒想到妳呀)。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唐美雲歌仔戲 蝶谷殘夢之一 (電視版)
(之一)
看完二岸的蝴蝶之戀後,還是來重溫一下台灣的"蝴蝶之戀"吧。這是個人十分喜歡的一部戲,雖然劇情實在是挺灑狗血(像白衣童子一樣,相愛但不能相守的兄妹就夠悲了,為啥一定要亂倫咧),前面鋪的梗也都沒收(我想看如冰如何面對義父義母哪),而且前段劇情有點拖但後段卻像在趕火車,用字也時文時雅,但揹劍吹笛一身白衣甩著披風的如冰實在是俊帥英挺得不像話(海報和定裝照的扮相更是俊上好幾倍哪,而且好愛他那段長嘯呀),嬌美靈俏天真活潑的慕香也可愛惹人疼得不像話(她那個要抹阿兄嘴唇的動作好動人哪,誰會相信許娘子已經五十幾歲了呀),而二人從相逢到傾心到誤會到一夜情到發現彼此身份,一幕幕都有特別設計些身段什麼的,曲調也搭得好,加上二人的演技和唱腔,時時帶動著我的情緒,讓人目不轉睛,就衝著男女主的扮相角色及精采的對手戲,加上如夢似幻,唯美雅緻,贊到不行的服裝舞台燈光(嗯,君萍剛出場那套衣服除外),以及時磅薄時婉約時典雅時纏綿時驚心時催淚的音樂,就夠讓我著迷了,一直在翹首盼著DVD發行,只是較晚的仁者無仇都出了,這部為啥至今不見蹤影哪~
(之二)
這幾天看了網友的留言和幾篇戲評,突然勾起以前第一次看蝶谷時的感覺,記得當時公視播出時上集沒看到,所以是從下集先看,看時只覺得音樂、舞台效果和演員身段好美,讓我很驚豔,但看男女主角的生旦戲時,是覺得挺尷尬的沒錯,就像網友說的,畢竟這二人都有"歲"了,演這類戲碼有點怪。後來補看上集,看到如冰出場時又是笛又是劍又是憂鬱的,當時還想說這戲是走瓊瑤風嗎? 怎麼角色夢幻成這樣呀。想想人的理性真的很不牢靠呀,一但對劇團有愛後,真的是看啥都覺得ok了,哈哈~
洪編說這個劇本寫完後,等了十年才等到唐團長點頭演出,而且她是看到許多戰爭悲劇故事中得到的靈感,其中最震撼她的兩則真實故事是:南北韓戰爭之際,在戰場上廝殺的人馬,其中一對父子竟成為戰場上的敵人;另一則故事則是,在紅燈區尋花探柳的一名男子,最後發現提供服務的竟然是自己的女兒。種種的悲劇故事一再證明了「威權體制與戰爭必定造成人類的悲劇」。
只是我看完的感覺是...編劇應該是對於紅燈區那個故事特別有興趣吧,因為顧家兄妹會自小分離以致長大後亂倫,原因不在顧才子得罪當朝威權而被抓,而在於莫言可垂涎錦瑟而欲強搶,才導致兄妹離散的吧,不然錦瑟頂多就是帶著一對兒女辛苦過日子,兄妹那來亂倫機會呀。而說那時候是亂世,好像也就只聽到一首六月雪在嘲諷時局,感覺不太出亂世中的離合與無奈耶(也可能是蝶谷中與世無爭的氛圍所致吧)。更重要的是,老和尚早就給了如冰那句"莫貪奇花蘭麝香"的偈語,慕香也連作了好幾晚淒豔的夢(只是她只把白衣少年的臉記在心裏,其他部份都忘得一乾二淨了),這不就表示兄妹兩亂倫的悲劇是命中註定,逃也逃不了的,跟威權和戰爭應該沒啥關係吧,所以前面那些恩呀仇呀的鋪陳也變成是虛的,感覺編劇似乎就是想灑狗血製造一個亂倫悲劇罷了,不然像白衣童子那樣,兄妹二人帶著另一半遙目相望也就夠悲了,不一定要下這麼重口味咩(不過那舞台效果和OS都超美的,唉,我真是個難應付的觀眾呀,又愛看又愛唸)。個人倒不是不能接受亂倫的劇情,而是劇中安排得不太有說服力呀,一個像是正氣凜然的白馬王子,一個是天真無邪的純樸少女,雙方都還互稱對方是公子姑娘的,這樣的二人就只因為二個雷就情不自禁,而且還是在古代情境,實在是有點突兀呀(好啦,我承認許小生和石小旦的正德和鳳姐更猛就是)。
不過看到如冰因為怕火而抱住君萍時,忍不住大笑,想說如冰和慕香還真是兄妹呀,二人碰到火和雷都是一把抱住身邊的人,真是壞習慣哪。聽到樓台會時耳朵一"亮",個人很愛聽許娘子唱樓台會,往往唱得讓人跟著感到心酸不已,也喜歡唐團長唱唐代七字,這首曲子不知道是否是針對唐團長寫的,總覺得別人唱時都還好,就唐團長唱時特別感人。
最後慕香和慕青念的那封信,總覺得文字風格怪怪的,有點像是打油詩,讓我看著有點冏的感覺,這也是這齣戲蠻奇特的地方,文詞有時雅到不行,有時又白到無言。不過最後唐團長念到莫貪奇花蘭麝香時,情緒馬上又被拉回來,接著仙姬娘子的OS一出,天呀,本來還不怎麼感動的,一聽到歌聲立馬跟著鼻酸,加上曲子唱詞和畫面,一整個就不由得陷入那種淒美的氛圍中了,仙姬娘子的歌聲真是煽情得可怕呀。
雖然個人覺得這部戲的狗血灑得多了點(要愛護動物呀),但唐團長在戲裏是冷峻中又帶著溫柔靦腆,加上又是舞劍又是騎馬又是吹笛又是耍披風的,這位英氣勃勃白衣似雪的俠客完全擊中我的要害哪。許娘子的慕香也是演得活靈活現,把十八歲少女的俏美嬌羞詮釋得生動鮮明,讓人驚嘆不已,自從看過蓮花鐵三郎中的雲兒後,個人就一直覺得她十分適合演這類小女孩角色,只可惜狄編後來跑到葉團,不然讓許娘子演那些X兒、小X的角色,絕對可以讓她又多幾個經典作品。除了唐許外,個人也很喜歡慕青和慕香的幾場戲,像那場送別已經是段好看的折子戲了。羅北安先生則是每次一出場就是搶眼,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且他唱歌仔戲很有味道哪。還有那水墨風的淡雅舞台,讓我開始注意到王世信先生,他的舞台設計很棒。鍾耀光先生的曲風也很合我的味口,桂郎君和蝶谷的音樂我都很愛。當然最愛的還有那夢幻般的海報,男俊女美造型雅服裝優,每見一次就心動一次,很想收藏呀。
看完二岸的蝴蝶之戀後,還是來重溫一下台灣的"蝴蝶之戀"吧。這是個人十分喜歡的一部戲,雖然劇情實在是挺灑狗血(像白衣童子一樣,相愛但不能相守的兄妹就夠悲了,為啥一定要亂倫咧),前面鋪的梗也都沒收(我想看如冰如何面對義父義母哪),而且前段劇情有點拖但後段卻像在趕火車,用字也時文時雅,但揹劍吹笛一身白衣甩著披風的如冰實在是俊帥英挺得不像話(海報和定裝照的扮相更是俊上好幾倍哪,而且好愛他那段長嘯呀),嬌美靈俏天真活潑的慕香也可愛惹人疼得不像話(她那個要抹阿兄嘴唇的動作好動人哪,誰會相信許娘子已經五十幾歲了呀),而二人從相逢到傾心到誤會到一夜情到發現彼此身份,一幕幕都有特別設計些身段什麼的,曲調也搭得好,加上二人的演技和唱腔,時時帶動著我的情緒,讓人目不轉睛,就衝著男女主的扮相角色及精采的對手戲,加上如夢似幻,唯美雅緻,贊到不行的服裝舞台燈光(嗯,君萍剛出場那套衣服除外),以及時磅薄時婉約時典雅時纏綿時驚心時催淚的音樂,就夠讓我著迷了,一直在翹首盼著DVD發行,只是較晚的仁者無仇都出了,這部為啥至今不見蹤影哪~
(之二)
這幾天看了網友的留言和幾篇戲評,突然勾起以前第一次看蝶谷時的感覺,記得當時公視播出時上集沒看到,所以是從下集先看,看時只覺得音樂、舞台效果和演員身段好美,讓我很驚豔,但看男女主角的生旦戲時,是覺得挺尷尬的沒錯,就像網友說的,畢竟這二人都有"歲"了,演這類戲碼有點怪。後來補看上集,看到如冰出場時又是笛又是劍又是憂鬱的,當時還想說這戲是走瓊瑤風嗎? 怎麼角色夢幻成這樣呀。想想人的理性真的很不牢靠呀,一但對劇團有愛後,真的是看啥都覺得ok了,哈哈~
洪編說這個劇本寫完後,等了十年才等到唐團長點頭演出,而且她是看到許多戰爭悲劇故事中得到的靈感,其中最震撼她的兩則真實故事是:南北韓戰爭之際,在戰場上廝殺的人馬,其中一對父子竟成為戰場上的敵人;另一則故事則是,在紅燈區尋花探柳的一名男子,最後發現提供服務的竟然是自己的女兒。種種的悲劇故事一再證明了「威權體制與戰爭必定造成人類的悲劇」。
只是我看完的感覺是...編劇應該是對於紅燈區那個故事特別有興趣吧,因為顧家兄妹會自小分離以致長大後亂倫,原因不在顧才子得罪當朝威權而被抓,而在於莫言可垂涎錦瑟而欲強搶,才導致兄妹離散的吧,不然錦瑟頂多就是帶著一對兒女辛苦過日子,兄妹那來亂倫機會呀。而說那時候是亂世,好像也就只聽到一首六月雪在嘲諷時局,感覺不太出亂世中的離合與無奈耶(也可能是蝶谷中與世無爭的氛圍所致吧)。更重要的是,老和尚早就給了如冰那句"莫貪奇花蘭麝香"的偈語,慕香也連作了好幾晚淒豔的夢(只是她只把白衣少年的臉記在心裏,其他部份都忘得一乾二淨了),這不就表示兄妹兩亂倫的悲劇是命中註定,逃也逃不了的,跟威權和戰爭應該沒啥關係吧,所以前面那些恩呀仇呀的鋪陳也變成是虛的,感覺編劇似乎就是想灑狗血製造一個亂倫悲劇罷了,不然像白衣童子那樣,兄妹二人帶著另一半遙目相望也就夠悲了,不一定要下這麼重口味咩(不過那舞台效果和OS都超美的,唉,我真是個難應付的觀眾呀,又愛看又愛唸)。個人倒不是不能接受亂倫的劇情,而是劇中安排得不太有說服力呀,一個像是正氣凜然的白馬王子,一個是天真無邪的純樸少女,雙方都還互稱對方是公子姑娘的,這樣的二人就只因為二個雷就情不自禁,而且還是在古代情境,實在是有點突兀呀(好啦,我承認許小生和石小旦的正德和鳳姐更猛就是)。
不過看到如冰因為怕火而抱住君萍時,忍不住大笑,想說如冰和慕香還真是兄妹呀,二人碰到火和雷都是一把抱住身邊的人,真是壞習慣哪。聽到樓台會時耳朵一"亮",個人很愛聽許娘子唱樓台會,往往唱得讓人跟著感到心酸不已,也喜歡唐團長唱唐代七字,這首曲子不知道是否是針對唐團長寫的,總覺得別人唱時都還好,就唐團長唱時特別感人。
最後慕香和慕青念的那封信,總覺得文字風格怪怪的,有點像是打油詩,讓我看著有點冏的感覺,這也是這齣戲蠻奇特的地方,文詞有時雅到不行,有時又白到無言。不過最後唐團長念到莫貪奇花蘭麝香時,情緒馬上又被拉回來,接著仙姬娘子的OS一出,天呀,本來還不怎麼感動的,一聽到歌聲立馬跟著鼻酸,加上曲子唱詞和畫面,一整個就不由得陷入那種淒美的氛圍中了,仙姬娘子的歌聲真是煽情得可怕呀。
雖然個人覺得這部戲的狗血灑得多了點(要愛護動物呀),但唐團長在戲裏是冷峻中又帶著溫柔靦腆,加上又是舞劍又是騎馬又是吹笛又是耍披風的,這位英氣勃勃白衣似雪的俠客完全擊中我的要害哪。許娘子的慕香也是演得活靈活現,把十八歲少女的俏美嬌羞詮釋得生動鮮明,讓人驚嘆不已,自從看過蓮花鐵三郎中的雲兒後,個人就一直覺得她十分適合演這類小女孩角色,只可惜狄編後來跑到葉團,不然讓許娘子演那些X兒、小X的角色,絕對可以讓她又多幾個經典作品。除了唐許外,個人也很喜歡慕青和慕香的幾場戲,像那場送別已經是段好看的折子戲了。羅北安先生則是每次一出場就是搶眼,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且他唱歌仔戲很有味道哪。還有那水墨風的淡雅舞台,讓我開始注意到王世信先生,他的舞台設計很棒。鍾耀光先生的曲風也很合我的味口,桂郎君和蝶谷的音樂我都很愛。當然最愛的還有那夢幻般的海報,男俊女美造型雅服裝優,每見一次就心動一次,很想收藏呀。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唐美雲歌仔戲 蝴蝶之戀 (廈門公演版)
這是廈門首演版本,網路上只找得到些段落,不過可以明顯看出演員服飾不太一樣,像北京版的老年秋霖穿白西裝帶紅圍巾,比較有台灣黑狗兄的fu,舞台效果應該也較好,而這版就樸實多了,不過個人是比較喜歡樸實版啦,而且唐團長當時沒那麼豐潤,看起來也帥氣點,只是看起來好像比中青年輕些(怎麼才過三年,北京版的秋霖造型就像老了十歲呀)。
阿宗抱住中青的動作也不太一樣,覺得北京版鋪陳得比較好些,廈門版突兀了點。另外在56網還看到些其他段落,男女主角下戲後談情說愛那場也不同,舞台上沒了衣架,二人是戴著梁祝的戲帽但穿著戲服下的白衣,而且是個別拿著一件衣服轉圈圈之類的,在頻道中另一段報導影片中有些許片段可以看到(但每次看到舞台頂端那一大群巨型蝴蝶,都會覺得有點冏)。
阿宗賣肉粽時一樣舞台上沒有衣架,而是擺著與人一般高的梁祝宣傳看板,讓阿宗在看板前獨白(有沒有人覺得阿宗擔的不像肉粽擔而有點像便桶呀,逃~),其他應該還有很多小細節不一樣,挺有趣的。
雖然這部戲的主線是那段跨越三十八年的愛情,但對個人來說,全劇最感人之處,卻是阿宗捧著藥碗唱的那句安童哥,讓人心酸不已哪,中青明知阿宗對她的感情,卻不劃清界線,依舊一直接受著他的照顧,明著說是把對方當作親大哥,實際上她又真的為阿宗作過什麼甚至想過什麼嗎? 說到底,中青也就是位不主動、不拒絕、不承諾的三不女人,這種個性不管放在男人或女人身上,個人都敬謝不敏哪。
阿宗抱住中青的動作也不太一樣,覺得北京版鋪陳得比較好些,廈門版突兀了點。另外在56網還看到些其他段落,男女主角下戲後談情說愛那場也不同,舞台上沒了衣架,二人是戴著梁祝的戲帽但穿著戲服下的白衣,而且是個別拿著一件衣服轉圈圈之類的,在頻道中另一段報導影片中有些許片段可以看到(但每次看到舞台頂端那一大群巨型蝴蝶,都會覺得有點冏)。
阿宗賣肉粽時一樣舞台上沒有衣架,而是擺著與人一般高的梁祝宣傳看板,讓阿宗在看板前獨白(有沒有人覺得阿宗擔的不像肉粽擔而有點像便桶呀,逃~),其他應該還有很多小細節不一樣,挺有趣的。
雖然這部戲的主線是那段跨越三十八年的愛情,但對個人來說,全劇最感人之處,卻是阿宗捧著藥碗唱的那句安童哥,讓人心酸不已哪,中青明知阿宗對她的感情,卻不劃清界線,依舊一直接受著他的照顧,明著說是把對方當作親大哥,實際上她又真的為阿宗作過什麼甚至想過什麼嗎? 說到底,中青也就是位不主動、不拒絕、不承諾的三不女人,這種個性不管放在男人或女人身上,個人都敬謝不敏哪。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唐美雲歌仔戲 蝴蝶之戀 (北京公演版)
這是唐團與廈門歌仔戲團合作的戲,2009年廈門首演,2010年台北公演,據說此劇幾年內在對岸共演出近二百場,還獲很多獎,包括唐團長和阿亮老師都得過獎(只是也搞不清那些是什麼獎就是),2012年更紅至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據說這還是該劇院第一次演出歌仔戲,而且被以"很牛"形容,演出後還舉行"海峽兩岸首度合作創作演出歌仔戲《蝴蝶之戀》研討會,看起來挺風光的。
不過此劇雖然在對岸似乎屢創佳績,但因為個人不愛看小生梳西裝頭演現代戲,也不愛看沒啥主旨就是苦戀的戲,因此這部戲先天上就已註定跟我無緣,只是之前因為好奇許娘子穿旗袍演歌仔戲,以及想看看二岸合作出來的成品,因此公視播出時有乖乖地守在電視前看,看完後的心得是,這部戲我應該不會再看第二次了,從劇情到服裝髮飾到舞台燈光到小旦唱腔演法,完全不合我的胃口呀。只是世事難以預料,沒想到迷上唐團長後,我還是看了第二次,而且因為找不到台灣公演版,所以看了北京公演版(不過個人還挺好奇除了阿珠姨不一樣外,二個版本是否還有其他不同處)。這齣戲演的是一對戀人在大時代動亂下分隔三十八年,各自守著當年的承諾苦等對方,從青春到白髮,最後終於在二岸開放探親後團圓了,中間再襯上梁祝的戲中戲(個人還蠻喜歡戲中戲這個設定,尤其是古代現代十八相送交相穿插那段),如此的劇情理論上是很感人的,劇本有些地方也挺有亮點,但放在到對岸已經像在走廚房的現在,這樣的故事感覺有點老梗,而且又沒玩出新把戲,就吞得有點辛苦。
一開場看到長得挺漂亮但個頭比小生還高的小旦,用著很陌生的小嗓唱戲,旁邊還襯著一對裝扮實在不覺得美,只覺得有點詭異的山伯英台(不過山伯倒是挺俊的),那服裝造型配色怎麼看怎麼怪,而且女主角演得十分激動用力,肢體動作也較誇張,口條又像是古早時代學生在演講比賽似的,連帶著唐團長的演出也變得挺用力,每次看著二人在那談情說愛,尤其是繞圈圈時,老是有種雞皮疙瘩要掉滿地的感覺,畫面美嗎,應該是美的,只是那種美感似乎有點過時了。而後段演到文革時就更無言了,那是對個人來說完全沒fu甚至不太喜歡的時代背景,看著滿頭白髮兼亂髮穿著中山裝的中青在那顧影自憐,實在是有點看不下去呀(還好,有阿宗撐著)。而且不知是否是整場燈光偏暗黃慘綠黑藍的關係,連舞台上的戲服架看起來都有點鬼魅感,山伯英台又是來無影去無蹤的,加上服裝配飾妝容又有點不協調感,讓我覺得全場一直充滿著一種無形的詭異與壓迫感。
這部戲中看得最舒心的還是咪小生的阿宗,演技依舊是自然生動,很有親切感。只是看他無怨無悔地守在中青身邊,實在替他感到不值,那段他抱著中青說晚上不回去,卻遭到中青拒絕而羞愧離去的身影,讓人動容不已,很讚的小人物。而唐團長只要不和小旦演"圈圈戲"(那段二人拿著婚紗的畫面,看了有點一臉冏呀),表演依舊是精采的,個人就很喜歡他披著戲服坐在戲台邊感嘆的身影,也喜歡他在台灣場景獨唱山伯求藥的表演(那個倒地姿勢很帥哪,很想看唐團長的山伯),還有最後見到中青時聲淚聚下的演出,雖然老人家唱時中氣足了些,但也一樣讓人感動(只是一轉到中青那除了激動還是激動,激動到表情已沒啥變化外加似乎一直沒張開過的眼睛,又忍不住出神了)。
這部戲據說在對岸得了很多獎,評價挺高的,不知道當初在台灣演出時觀眾覺得如何,我是十分佩服唐團長勇於嘗試學習的心態,這點該替她拍拍手,但還是不得不說,個人覺得這是齣充滿過時美感(其實更想用"做作"來形容,但怕會被打...),不太合時宜的戲 (對不起啦唐團長,雖然我很愛妳,但看歌仔戲長大的小孩不會說謊咩),不過基於是二岸第一次合作歌仔戲,雙方想法、文化與審美觀等都有許多需要磨合,也是可以理解,個人挺好奇二團在合作過程中遇過那些衝突,如何取得共識,那些地方是對方妥協,那些地方是唐團讓步,原因又為何,唐團在此次合作學到些什麼,有運用到後來的作品中嗎,而且也想再看一次2010年的台灣公演版,聽說這齣戲一直演也一直改,想比較看看二版本不同處(明明不是我的菜,卻想看第三次,也佩服自己啦)。
不過此劇雖然在對岸似乎屢創佳績,但因為個人不愛看小生梳西裝頭演現代戲,也不愛看沒啥主旨就是苦戀的戲,因此這部戲先天上就已註定跟我無緣,只是之前因為好奇許娘子穿旗袍演歌仔戲,以及想看看二岸合作出來的成品,因此公視播出時有乖乖地守在電視前看,看完後的心得是,這部戲我應該不會再看第二次了,從劇情到服裝髮飾到舞台燈光到小旦唱腔演法,完全不合我的胃口呀。只是世事難以預料,沒想到迷上唐團長後,我還是看了第二次,而且因為找不到台灣公演版,所以看了北京公演版(不過個人還挺好奇除了阿珠姨不一樣外,二個版本是否還有其他不同處)。這齣戲演的是一對戀人在大時代動亂下分隔三十八年,各自守著當年的承諾苦等對方,從青春到白髮,最後終於在二岸開放探親後團圓了,中間再襯上梁祝的戲中戲(個人還蠻喜歡戲中戲這個設定,尤其是古代現代十八相送交相穿插那段),如此的劇情理論上是很感人的,劇本有些地方也挺有亮點,但放在到對岸已經像在走廚房的現在,這樣的故事感覺有點老梗,而且又沒玩出新把戲,就吞得有點辛苦。
一開場看到長得挺漂亮但個頭比小生還高的小旦,用著很陌生的小嗓唱戲,旁邊還襯著一對裝扮實在不覺得美,只覺得有點詭異的山伯英台(不過山伯倒是挺俊的),那服裝造型配色怎麼看怎麼怪,而且女主角演得十分激動用力,肢體動作也較誇張,口條又像是古早時代學生在演講比賽似的,連帶著唐團長的演出也變得挺用力,每次看著二人在那談情說愛,尤其是繞圈圈時,老是有種雞皮疙瘩要掉滿地的感覺,畫面美嗎,應該是美的,只是那種美感似乎有點過時了。而後段演到文革時就更無言了,那是對個人來說完全沒fu甚至不太喜歡的時代背景,看著滿頭白髮兼亂髮穿著中山裝的中青在那顧影自憐,實在是有點看不下去呀(還好,有阿宗撐著)。而且不知是否是整場燈光偏暗黃慘綠黑藍的關係,連舞台上的戲服架看起來都有點鬼魅感,山伯英台又是來無影去無蹤的,加上服裝配飾妝容又有點不協調感,讓我覺得全場一直充滿著一種無形的詭異與壓迫感。
這部戲中看得最舒心的還是咪小生的阿宗,演技依舊是自然生動,很有親切感。只是看他無怨無悔地守在中青身邊,實在替他感到不值,那段他抱著中青說晚上不回去,卻遭到中青拒絕而羞愧離去的身影,讓人動容不已,很讚的小人物。而唐團長只要不和小旦演"圈圈戲"(那段二人拿著婚紗的畫面,看了有點一臉冏呀),表演依舊是精采的,個人就很喜歡他披著戲服坐在戲台邊感嘆的身影,也喜歡他在台灣場景獨唱山伯求藥的表演(那個倒地姿勢很帥哪,很想看唐團長的山伯),還有最後見到中青時聲淚聚下的演出,雖然老人家唱時中氣足了些,但也一樣讓人感動(只是一轉到中青那除了激動還是激動,激動到表情已沒啥變化外加似乎一直沒張開過的眼睛,又忍不住出神了)。
這部戲據說在對岸得了很多獎,評價挺高的,不知道當初在台灣演出時觀眾覺得如何,我是十分佩服唐團長勇於嘗試學習的心態,這點該替她拍拍手,但還是不得不說,個人覺得這是齣充滿過時美感(其實更想用"做作"來形容,但怕會被打...),不太合時宜的戲 (對不起啦唐團長,雖然我很愛妳,但看歌仔戲長大的小孩不會說謊咩),不過基於是二岸第一次合作歌仔戲,雙方想法、文化與審美觀等都有許多需要磨合,也是可以理解,個人挺好奇二團在合作過程中遇過那些衝突,如何取得共識,那些地方是對方妥協,那些地方是唐團讓步,原因又為何,唐團在此次合作學到些什麼,有運用到後來的作品中嗎,而且也想再看一次2010年的台灣公演版,聽說這齣戲一直演也一直改,想比較看看二版本不同處(明明不是我的菜,卻想看第三次,也佩服自己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