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唐美雲歌仔戲 大願千秋之二 (電視版)

果然對演員有愛沒愛真的有差,之前看這部大願千秋時,對唐小生只是喜歡有好感,但沒特別追她的戲,加上當時只認得唐團二王二后,其他演員都是生面孔,也因此這部戲大概有一半左右是用聽完的(沒辦法,我是熟人控,不過換句行銷話語,熟人代表我對其演出品質有一定認識,這對於屬於無形化產品的戲劇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辨識工具咩)。

後來看過麟團洛陽橋的梁忠浩後,對唐小生的好感度倍增,開始認真注意起這位在電視中的副生,接著看現場的燕歌行讓我被拉到坑邊徘徊再三(年紀大了,要再去新迷一位小生真的不太容易呀),沒想到在看完麟團鐵膽英豪的白修文後就整個毫無猶豫地頓時跌進坑中(我果然還是電視歌仔戲迷呀),歌仔戲中癡情的反派不少見,但要演得如此偏執癡狂,完全就是一副把對方視為自己生命的癡卻不多見,而製作唐小生的電視歌仔戲選輯時又被羅通掃北的左雲山給煞到,從沒聽過有人可以將樓台會唱得那樣狂傲有氣勢,看他倚門望月的孤獨身影及最後悲憤自盡的壯烈,讓我瞬間入坑入得更深,而這次公視再播出燕歌行,看過演員的細部表演後,忍不住想著我大概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出坑了吧。

因為對唐小生開始有愛,也對唐團其他演員有了好感,再重看這部戲時,就覺得好看些了,不過依舊是新羅組的演出較精彩,看幾位老演員同台飆戲真的很過癮哪,九華組一方面演員是新生代,功力有差,一方面劇情也有點零散(如果不是法師法相莊嚴,真有點懷疑這位法師是不是有啥妖術,也沒作啥說啥就迷得一群人團團轉),那對母子妖精的驚鴻一瞥更讓人不知為何而演。不過不得不再讚一下那位戲份第二重的小白犬善聽,這次很認真地記下了演員的名字,因為演得實在是太敬業了,就算沒牠的事,牠也會在一旁或趴或打哈欠或抖抖身,見到主人時馬上過去膩着,那動作和真狗超像的,演這個角色肯定是很辛苦,要替演員拍拍手。

唐團的表演似乎很愛舞蹈,雖然看看美美的舞蹈也沒啥不好,但舞得太久就讓人有點想打瞌睡了,畢竟看歌仔戲的重點不在舞蹈上呀,而且很多旁襯的舞者常將整個舞台畫面佔得滿滿的,看久了其實會有點視覺疲勞(燕歌行也有這種感覺,有些場景很想把舞者割除,讓畫面看起來乾淨清楚點),不過還是想讚一下鈺仙女,扮相漂亮身材又好,不管是跳樹精或是敦煌仙女,光是那修長的身材和雙腿就十分賞心悅目了(不過法師在後發著聖光,仙女在前跳著舞,還是覺得有點怪就是)。

之前看網友常提到儀小生像是"小唐美雲",本來還有點摸不清楚何意,因為覺得二人的風格差挺多的,唐小生陽剛而儀小生陰柔,但這次看開場儀小生的表演時,發現身段唱法方面還真有老師的影子,有點像當年會不時在蘭小生身上看到楊團長身影一樣(好巧,也是老師陽剛學生陰柔),果然貼身學習影響很大。特別要提一位之前完全被我直接略過的角色-小喬覺王子梁芳毓,這位小女孩挺有演戲天份耶,年紀雖小但演得有模有樣,剛和仙姬娘子對戲時還有點生澀,但後來和齡小旦對戲時,沉穩的模樣差點讓我忘了她只是個小女孩,難怪會被唐團長相中演出。

不過看完後依舊是感嘆自己無慧根,前段宮廷的愛恨情仇依舊是比後段的感化世人以及地獄救母好看多了(佛教戲要能不說教而是在演出中潛移莫化地感化人心,應該不容易吧),而喬覺母和賢玉送別喬覺那段,也依舊是感人不已,那段樓台會唱得真好聽,尤其是仙姬娘子最後那句更讓人難忘,還有賢玉見到日思夜想的意中人穿著架裟時的心痛模樣,她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地帶著金母找情郎,我想即使她已聽說喬覺出家,但心中或許還對喬覺帶著點希望,而久別重逢卻是讓她僅存的一點點希望頓時破滅,也讓人替她不捨,那段七字連空奏接寒門秋月,唱得心酸哪(我好像又把佛教戲當作生旦戲在看了,希望地藏王菩薩別和我這無知又無可救藥的世俗女子計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