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1986年李如麟歌仔戲 洛陽橋

李如麟、郭美珠、康明惠、朱玲蒂、唐美雲、王蘭花、王桂冠、馬維欣、杜玉琴、倩如、呂福祿、石文戶等主演,趙文川編劇。

洛陽橋演的是北宋仁宗時代蔡襄建造洛陽橋的故事,話說仁宗時代真的是出了一堆千奇百怪的故事,有貍貓換太子、包公和七俠五義、王文英父子、狄青和楊文廣,還有歌仔戲沒演的楊門十二寡婦征西,現在又有個蔡襄造橋,看來光是與仁宗有關的故事,就可以讓歌仔戲演得沒完沒了了。

這部戲不玩江湖風和宮廷風的混搭,而改為神怪風和宮廷風的混合,也一樣是趙編的風格,想的點子有趣但說故事的方式有點悶,光是一開始張成和蔡父蔡母的故事就演得落落長,讓我差點就想放棄,還好轉入男一和女一的童年時期後開始有點意思了,個人挺喜歡這段二小無猜的戲,蔡襄從一開始的好動不羈到父喪後的用功讀書,轉折得挺不錯,而且他面對龜蛇二怪時的固執,即已表現出這個角色的剛硬不屈。小玉英更是可愛,常常在那邊和蔡襄切切切的,再加上雖然有心機但卻又有點傻不愣登的史仲春,三人的戲看著挺樂的。

不過從三人長大後,又開始有點崩壞了,雖然蔡襄帥到不行,邊拉著玉英的手邊放電,讓人心花又開始朵朵開,但小時挺有個性挺豪爽的玉英,長大後卻不知為何突然變成無趣的大家閨秀(想來古代的閨女養成教育真的是挺有效的),更讓人遺憾的是,蔡襄造橋變成似乎是被逼的(他說的那句"怎麼你們都對造橋那麼有興趣"很有喜感,讓我一直笑),個人其實是比較想看到一個將造橋視為是挑戰自己、完成自己夢想的蔡襄,而不是在眾人期待下,不由分說地走上造橋之路的蔡襄(看到大家一人一句地或半威脅或鼓勵地,真的忍不住想著這真是群眾暴力呀)。

對個人來說,這部戲最亮點是從蔡襄中舉開始,只是亮點不在蔡襄,而是在梁忠浩與公主身上(真搞不清趙編到底把那位當成是男一呀)。梁本身個性狂放不羈、不畏強權、不慕名利,又可以直達天聽,和皇上是麻吉不算,還有一身武功與良好人脈關係(簡直是神人呀),搞到最後甚至蔡襄造橋的成功有一半得歸功於這位梁先生身上,加上唐小生演繹得精采,神形俱到,幾場和公主的對抗戲更是大快人心,是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也覺得是趙編筆下塑造得極成功的人物,但卻也因此搶了主角不少風采。而康小旦的公主基本上是個性旦,魔女級的,對臣民生命視為螻蟻,又愛仗勢欺人,是個很不討喜的人物,但因為康小旦的刁蠻味不夠,扮相又極豔麗,加上與蔡襄、玉英及忠浩的對手戲都很有意思,讓我挺期待這位公主的出場(閒話一句,這位皇上真的很愛吊書袋呀,整天念些古文的,讓我老忍不住想他是皇上還是書呆呀)。

玉英是女一,卻是人格分裂得最厲害的一位,從小時候可以大言不慚地在姨媽面前誇自己,到長大後變成傳統大家閨秀,到家落敗後變成苦旦,進京不找蔡襄找仲春(別說是因為那時蔡襄在獄中,人家蔡母一位老人家都可以找到蔡襄,她卻跑去找自己一直看不起的仲春),這也就算了,在路邊昏倒被宮廷藥師救了後,卻跑去作名妓,連藥師都變成她身邊的姑娘(看到這是真的很傻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剪片,明明救她的是藥師耶,還是可以出入宮廷的藥師,一轉眼玉英卻變成名妓,再怎麼想她都沒有去當妓女的理由呀,我說趙編呀,你是有這麼愛名妓梗嗎?),不過玉英喪母後又聽到蔡襄入獄時那種表情,讓人看著頗震憾的。

金鳳雖然是第三者,沒事硬要賴上蔡襄,不過因為她處事得體大方,洞悉世情,賴蔡襄的方式也頗委婉,個人還挺喜歡這個角色。另外很有怨念的是那對龜蛇二怪,總覺得這對兄妹挺奇怪的,雖然從頭到尾都有戲份,但大部份的戲份是二人在那對話,無非是一個要害蔡襄一個勸兄不要害蔡襄,和其他主要角色的互動並不多,然後龜怪想害蔡襄想了好幾年(蛇怪也因此勸了好幾年),卻又動不了他,天上神仙也妙,看著妖怪作孽,還堅持要張成去收妖,然後一再重覆著類似的喬段,讓人看著氣悶(本來還想說難得又見到王桂冠的演出說...),總覺得這二怪其實只需要前後出現即可,不需要那麼多的戲份,故事一樣可以說得清楚,還可以更精簡些。

而且個人是覺得這種神怪的安排,搞得最後蔡襄好像都是靠那位和尚和神仙的庇護才能活命,才造得了橋,無形中又削弱了男一可以發揮的空間,想想整部戲到底蔡襄靠自己解決了什麼難題? 還真說不上來(真的是忠浩搶戲,神仙搶功勞,可憐的蔡襄呀),個人其實更想看蔡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領導、組織、創意、毅力來造橋呀。更奇怪的是,蔡襄不但造橋造了三十年(這真的是造得太久了,虧朝廷願意讓他造這麼久),而且還讓玉英和金鳳等了他三十年,這是啥跟啥呀,造橋歸造橋,成親歸成親,二者不衝突呀,三人到髮白鬚蒼再來成親,讓我忍不住替玉英和金鳳抱不平呀,而且古代不是無後為大? 蔡襄怎麼會因為要造橋而不成親生子咧? 再看最後的結局,說真的,我還真不知道那到底是算喜劇還是悲劇結局,趙編果然是不落俗套,只是這種不落俗套法有點難吞就是。

這部戲中蔡襄的風采雖然被忠浩搶走不少,但個人極喜歡蔡襄面對公主時的強硬,像在獄中直言看著公主不舒服(那一整段頗精采的),公主到福建找他說要幫他時,他也直言妳不要干擾我就夠了,雖然聽著頗傻眼,想說蔡先生您是不要命了嗎,但也因此顯現出蔡襄骨子裏那股硬氣,而玉英向蔡襄提出要二女同侍一夫時的新求婚調也很不錯,那段不知為何二人似乎特別高興,邊演邊唱邊笑,讓我看著也忍不住跟著笑了出來(只是玉英呀,妳有必要打辦得那麼老氣嗎?)。

公主和忠浩的幾場對手戲也很有趣,尤其是忠浩呼那一巴掌,不但公主傻住,我也傻住,雖然這安排實在是有點離譜,但還是忍不住讚道"好樣的"(但也證明這位公主其實沒那麼壞,忠浩一再得罪她,也還是"整株好好"),只可惜最後公主的心態轉折沒有鋪陳得很好,以致於她後來擔心忠浩而硬要他接旨的安排,雖然那段演得很有趣,公主的表現超可愛的,但還是覺得公主的轉變有點突兀就是。

整體來說,撇開龜蛇二怪及其他神怪的戲份、玉英的人格分裂以及有點刺耳且寫得挺俚俗的片頭曲(怎麼風格和白雲龍差那麼多呀,而且為什麼郭小旦唱得這麼刺耳咩? 她明明是唱得不錯的呀,真的是可惜了這段拍得不錯的片頭)不談,這部戲中幾個角色都寫得挺立體豐滿,就連史仲春這反派(嚴格來說他好像也不能算反派),也比以前幾個反派角色有血有肉多了,個人覺得是還不錯看的一部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