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九陰真經後,後座力極強,也讓我不由得想起何董版梁祝這齣個人很喜歡的作品。其實一開始對這齣戲並沒有太大興趣,一方面是老故事了,一方面二位主演雖都有知名度,但個人並不熟悉,且覺得何潤東太現代太壯碩,董潔又太嬌小秀氣,外型上說服力不夠也不太搭。但一次無意中轉到時,先是戲中的配樂吸引了正在看報的我(我是只要聽到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耳朵就會大開),接著看到幾個取鏡十分優美典雅,讓我不由得認真看起來,看著看著就看出興致來了,就連演員也越看越順眼。
梁祝的故事已經不知被翻拍了幾百遍,要再拍出新意勢必得花點心思,雖然這齣戲的細節已經不太記得,但個人對改編的幾個點印象頗深,也很喜歡,像是英台與父親的父女情十分感人、可愛又可敬的八哥很搶戲,山伯也不再只是個會讀書的書呆子,熱情爽朗還點子多(這應該是唯一讓我覺得很有魅力,英台會愛他是理所當然的山伯),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因為英台另配婚而抑鬱病故,而是經過多次受傷後才身亡,這點就得大加分了,而中間二人感情的鋪陳也頗清新動人,尤其是英台扮女裝闖青樓救人,以及二人將分離時共度的夜晚,還有二人重逢,山伯一開始誤以為英台不是女的而產生可愛誤會(上有八哥下有九妹,英台排在那,很畫龍點睛的台詞),都讓我印象深刻,何董雖然外型極為不搭,也不太符合梁祝的人物特徵,但二人默契不錯,演來意外合拍,讓我最後意外喜歡上這對梁祝。當然絕對要提的還有史上最帥的馬文才也是一大亮點,個人亦是從這齣戲開始關注到陳冠霖這位俊帥演技又好的優秀台灣演員。
這齣戲的鏡頭和色調頗唯美,常會出現像中國水墨畫那樣意境悠遠的畫面,有些場景也設計得很有巧思(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片頭中梁祝用風箏線將二人纏起來,還有山伯臨終時的畫面),看著賞心悅目,極為動人。而私心認為煽情與催淚程度百分之百的這首主題曲,更是撐起整齣戲的氛圍,每次音樂一出就忍不住跟著揪心起來,詞寫得十分貼切,旋律更是極有渲染力,這齣戲看完已經好幾年了,後來也沒再重看過,但這首歌卻始終不時地出現在腦海中,甚至後來每次一看到感人的戲時,耳邊就不由自主響起這個又磅礡又悲悽的音樂,且每次都會跟著感到鼻酸揪心,百試不爽,對個人來說是後座力非普通強的神曲。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舞台劇 孽子
如果我說,這齣戲不怎麼好看,會不會被打呀? 不知道是否是我不熟悉劇場的表演方式(我以前只看過音樂劇和歌仔戲,這是第一次看國內舞台劇),看戲時一直覺得這齣戲有點乾、有點悶、有點零碎、有點不協調,邊看邊覺得腰痛得更厲害了...(別揍我...)
當然,這齣戲還是有我喜歡的地方,燈光音樂舞台我都覺得蠻讚的,尤其是開場那個火紅的孽子二字,超震憾的。私心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應該是在演員和劇本上吧。我之前從沒看過孽子,書和電視劇都沒有,因此這齣戲是我與孽子的第一次接觸。進場前聽到有觀眾提醒要帶好衛生紙,會哭得很慘,讓我充滿期待,可是整齣戲看下來,除了李媽最後哭弟娃那段有讓我稍微動容一下以外,我都看得很冷靜甚至打哈欠,因為我實在感受不出人物心中的感受與轉折,讓我邊看邊慚愧自己的沒慧根,想想我可能還是適合看寫實又鋪陳較完整,可以看到演員臉部表情的電視劇吧。
不過我真的很疑惑,這齣戲中非常多的情節都不是用演的,而是讓演員用講的,因此戲中有大量的獨白,包括郭公公、傅老爺、李媽、龍子,還有李青都是(李青甚至還有些是散文式的話語來描述自己當時在作什麼),或許這是劇場表演方式的特色吧,也或許是因為長篇小說內容無法一一搬演,所以用這方式補足,但這類像是說書的表演,需要演員的口條和表情來撐場,偏偏演員臉部表情看得不算十分清楚(眼神更別說了),新生代的口條又不算好,加上有時連配樂都沒有,不像歌仔戲還可以聽曲,幾段獨白覺得蠻乾悶的,看得我有點累。
演員部份,最搶眼的自然是全靠肢體語言在表達的阿鳳,連我這沒看過孽子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隻野鳳凰的狂放不羈,這段高難度的表演真的是超讚的,看完心中都忍不住OS,光這段就值回票價了,只可惜和其演對手戲的龍子,肢體動作完全無法配合這隻野鳳凰,還不如讓鳳凰獨舞效果可能還更好些。新生代另一位搶眼的角色是那隻九尾妖狐,這位演員不管是口條或是肢體動作都很流暢,舞蹈也跳得好,加上角色討喜,每次出場就吸引住我的目光。至於龍子...他每次一出場我就出戲耶,他的外型和聲音都不錯,但口條真的是很沒感情呀,而且總覺得這位龍子好像有燥鬱症,動不動就狂吼狂叫...
至於小莫,我只能說,這齣戲中他的戲份最重,但給我的感覺卻像是半局外的說書人,我感受不到這角色的內心世界轉折,就覺得他像個乖乖牌的孩子一樣(不過他的氣質真的很純淨,看著很舒服),引導大家在看這個黑暗世界,但也因為他很乖很溫和很良順,缺乏激情與掙扎,所以在他導引下,我所看到的世界也一樣變得平淡,不知所謂黑暗是暗在那裏...我想這應該不是小莫的問題,私心覺得這齣戲中李青這個角色最難演,因為沒有較外放較衝擊較搶眼的主戲,還有一長串生活化又不輕不重的獨白(感情放太多太少都不行),時不時還要來段獨角戲,或是演出不同時空不同場景的切換,個人是覺得他已經演得很襯職了,雖然他和資深演員一對戲時,會容易被對方吃掉,但那場和龍子的床戲中,李青對龍子的溫柔與依戀,還是讓我印象深刻(當然,如果二人換掉長褲會更好些),所以還是要替他拍拍手,以後有機會想再看看他其他的演出。
資深演員就不用說了,個人印象最深的是李媽那段,雖然覺得演得有點長,有些喬段看著尷尬,但她的自述是唯一打動我的一位,或許這和她是台灣女性也有關吧,較容易起共鳴,私心覺得施編對她的塑造也是最立體的。另外要提的是我家相公,雖然大家都讚她演得好、搶戲之類,但說實在的,或許是因為我太熟悉她的表演方式,所以並沒有特別驚豔,感覺就是她的一般水準演出,甚至和其他演員對戲還有點不協調感,總覺得這位楊教頭可能以前是演歌仔戲的(哈哈),也或許是因為我以前沒看過孽子,所以我也無法體會這個角色換成女性有何不同,只覺得這個人物很奇特,竟然是在幫青春鳥拉皮條,再想起戲中要強調的所謂母愛,更覺得蠻詭異的,而且在這戲中楊教頭似乎就是負責在炒熱場子,我也一樣看不到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對我來說是謎般人物。
我自己是覺得看這類舞台劇(這應該有專有名詞可以稱呼吧)和看歌仔戲的心態不一樣,歌仔戲只要唱得好身段擺得好,劇情部份是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的,但這類舞台劇應該是看完要讓人可以感動、可以省思一些事情的,我也相信孽子這本書可以成為經典,絕對有它所想要表達的思想與價值觀,或是對社會的反應與反思,但這齣戲看完後,感覺卻是很多事情都點到為止,龍青戀就那麼一段,也沒有下文,親情部份幾乎都是用說故事方式表達,李爸和李青、龍子和龍爸、傅老爺和傅衛之間的父子情都是用說的,沒有對手戲,而李媽對李青也感覺不出太多親情來(李媽只愛弟娃吧),戲份最重的李青內心世界一片蒼白,感受不到他的成長與轉變,這種種讓我想感動也感動不起來,反倒是那段龍鳳戀,雖然著墨不多也沒對手戲,但因為阿鳳太出色的舞技而讓我蠻震憾的。至於社會省思,因為時代轉變,現在社會都在談多元成家了,戲中不斷用齷齪等極端用語來形容同志,看著也就只是懷舊甚至顯得有點不合時宜罷了,似乎也談不上什麼省思。
進場前看到白先勇老師,還請他簽了名,只是大概是因為人太多,他簽的字除了白以外,下面像是蚯蚓一樣,和投影幕上白先勇三個清清楚楚的字對比,差的不是普通多,不過白老師人真的是有氣質又和善,讓人如沐春風,改天真要弄本孽子來好好拜讀,應該會更懂白老師和這齣戲所想表達的想法和內容吧。
當然,這齣戲還是有我喜歡的地方,燈光音樂舞台我都覺得蠻讚的,尤其是開場那個火紅的孽子二字,超震憾的。私心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應該是在演員和劇本上吧。我之前從沒看過孽子,書和電視劇都沒有,因此這齣戲是我與孽子的第一次接觸。進場前聽到有觀眾提醒要帶好衛生紙,會哭得很慘,讓我充滿期待,可是整齣戲看下來,除了李媽最後哭弟娃那段有讓我稍微動容一下以外,我都看得很冷靜甚至打哈欠,因為我實在感受不出人物心中的感受與轉折,讓我邊看邊慚愧自己的沒慧根,想想我可能還是適合看寫實又鋪陳較完整,可以看到演員臉部表情的電視劇吧。
不過我真的很疑惑,這齣戲中非常多的情節都不是用演的,而是讓演員用講的,因此戲中有大量的獨白,包括郭公公、傅老爺、李媽、龍子,還有李青都是(李青甚至還有些是散文式的話語來描述自己當時在作什麼),或許這是劇場表演方式的特色吧,也或許是因為長篇小說內容無法一一搬演,所以用這方式補足,但這類像是說書的表演,需要演員的口條和表情來撐場,偏偏演員臉部表情看得不算十分清楚(眼神更別說了),新生代的口條又不算好,加上有時連配樂都沒有,不像歌仔戲還可以聽曲,幾段獨白覺得蠻乾悶的,看得我有點累。
演員部份,最搶眼的自然是全靠肢體語言在表達的阿鳳,連我這沒看過孽子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隻野鳳凰的狂放不羈,這段高難度的表演真的是超讚的,看完心中都忍不住OS,光這段就值回票價了,只可惜和其演對手戲的龍子,肢體動作完全無法配合這隻野鳳凰,還不如讓鳳凰獨舞效果可能還更好些。新生代另一位搶眼的角色是那隻九尾妖狐,這位演員不管是口條或是肢體動作都很流暢,舞蹈也跳得好,加上角色討喜,每次出場就吸引住我的目光。至於龍子...他每次一出場我就出戲耶,他的外型和聲音都不錯,但口條真的是很沒感情呀,而且總覺得這位龍子好像有燥鬱症,動不動就狂吼狂叫...
至於小莫,我只能說,這齣戲中他的戲份最重,但給我的感覺卻像是半局外的說書人,我感受不到這角色的內心世界轉折,就覺得他像個乖乖牌的孩子一樣(不過他的氣質真的很純淨,看著很舒服),引導大家在看這個黑暗世界,但也因為他很乖很溫和很良順,缺乏激情與掙扎,所以在他導引下,我所看到的世界也一樣變得平淡,不知所謂黑暗是暗在那裏...我想這應該不是小莫的問題,私心覺得這齣戲中李青這個角色最難演,因為沒有較外放較衝擊較搶眼的主戲,還有一長串生活化又不輕不重的獨白(感情放太多太少都不行),時不時還要來段獨角戲,或是演出不同時空不同場景的切換,個人是覺得他已經演得很襯職了,雖然他和資深演員一對戲時,會容易被對方吃掉,但那場和龍子的床戲中,李青對龍子的溫柔與依戀,還是讓我印象深刻(當然,如果二人換掉長褲會更好些),所以還是要替他拍拍手,以後有機會想再看看他其他的演出。
資深演員就不用說了,個人印象最深的是李媽那段,雖然覺得演得有點長,有些喬段看著尷尬,但她的自述是唯一打動我的一位,或許這和她是台灣女性也有關吧,較容易起共鳴,私心覺得施編對她的塑造也是最立體的。另外要提的是我家相公,雖然大家都讚她演得好、搶戲之類,但說實在的,或許是因為我太熟悉她的表演方式,所以並沒有特別驚豔,感覺就是她的一般水準演出,甚至和其他演員對戲還有點不協調感,總覺得這位楊教頭可能以前是演歌仔戲的(哈哈),也或許是因為我以前沒看過孽子,所以我也無法體會這個角色換成女性有何不同,只覺得這個人物很奇特,竟然是在幫青春鳥拉皮條,再想起戲中要強調的所謂母愛,更覺得蠻詭異的,而且在這戲中楊教頭似乎就是負責在炒熱場子,我也一樣看不到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對我來說是謎般人物。
我自己是覺得看這類舞台劇(這應該有專有名詞可以稱呼吧)和看歌仔戲的心態不一樣,歌仔戲只要唱得好身段擺得好,劇情部份是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的,但這類舞台劇應該是看完要讓人可以感動、可以省思一些事情的,我也相信孽子這本書可以成為經典,絕對有它所想要表達的思想與價值觀,或是對社會的反應與反思,但這齣戲看完後,感覺卻是很多事情都點到為止,龍青戀就那麼一段,也沒有下文,親情部份幾乎都是用說故事方式表達,李爸和李青、龍子和龍爸、傅老爺和傅衛之間的父子情都是用說的,沒有對手戲,而李媽對李青也感覺不出太多親情來(李媽只愛弟娃吧),戲份最重的李青內心世界一片蒼白,感受不到他的成長與轉變,這種種讓我想感動也感動不起來,反倒是那段龍鳳戀,雖然著墨不多也沒對手戲,但因為阿鳳太出色的舞技而讓我蠻震憾的。至於社會省思,因為時代轉變,現在社會都在談多元成家了,戲中不斷用齷齪等極端用語來形容同志,看著也就只是懷舊甚至顯得有點不合時宜罷了,似乎也談不上什麼省思。
進場前看到白先勇老師,還請他簽了名,只是大概是因為人太多,他簽的字除了白以外,下面像是蚯蚓一樣,和投影幕上白先勇三個清清楚楚的字對比,差的不是普通多,不過白老師人真的是有氣質又和善,讓人如沐春風,改天真要弄本孽子來好好拜讀,應該會更懂白老師和這齣戲所想表達的想法和內容吧。
訂閱:
文章 (Atom)